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066888888

[【折扣】] 『李阳英语』微店隆重开业,感恩回馈,课程折扣您来定!

[复制链接]

217

主题

6402

帖子

4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405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3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孩子各种坏毛病的一个“法宝”,效果真好!
经常很多父母留言说孩子很难教育,你让他收拾玩具他偏不、你让他不要打小朋友偏打……反正就是你让他们往西,他们就会往东。还有一些孩子胆小、自私、不爱卫生、懒惰……等一大堆毛病,让无数父母焦头烂额。

当你被孩子气疯却又无能为力时,试一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引导孩子,说不定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小编先给大家看几个育儿事例。

胆小的孩子
2岁多的嘟嘟很害怕商场的塑料模特,每次买衣服都不肯进入商店。这一次,妈妈牵着嘟嘟逛街,远远看见一家服装店的模特时,装作很害怕的样子,“嘟嘟,那些模特好吓人啊,我不敢走了,怎么办?”没想到嘟嘟看到妈妈的样子却自告奋勇地说:“妈妈,我不怕模特,我拉着你的手过去,不用怕。”当嘟嘟“勇敢”地牵着妈妈的手进入商店、看完衣服出来后,妈妈趁机说:“嘟嘟真勇敢,幸亏有你呀,要不然妈妈真不敢进去”。嘟嘟一本正经地说:“当然啦,我是很勇敢的。”



自私的孩子
3岁的晴晴总是喜欢霸占东西。这天晴晴跟妈妈一起玩钓鱼比赛,孩子与妈妈面前各自放了一堆塑料小鱼。当妈妈钓起了一只小鱼后,晴晴就放下鱼竿跑过来,将妈妈面前的的小鱼全部拿到自己面前去了。妈妈正要阻止,心生一计,假装惊慌地说:“救命呀!强盗要来抢我的鱼了,我的孩子还没吃东西,没有鱼他们会饿死的,怎么办?”晴晴露出同情的表情,随后抓起面前的塑料鱼搬到妈妈面前,“给你,赶紧去给你的孩子吃吧,要不然他们会饿死的!”



不爱卫生的孩子
2岁的毛毛总是不喜欢洗手,大人哄也不是强迫也不是,每当大人让他洗手,他总是非常抗拒地哭闹。有一天,妈妈“痛苦”地说:“毛毛,我的手太疼,我不敢洗手,你能帮我吗?”毛毛来劲了,“好的,我来帮你吧。”他很爽快地牵着妈妈的手进了洗手间,帮妈妈洗手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小手洗了。



懒惰的孩子
4岁的苹苹很懒,什么也不肯动,连到房间拿玩具、到冰箱拿酸奶都不肯做。这一天,苹苹在看动画片时叫嚷着说:”爸爸,给我拿一瓶酸奶!“冰箱其实只在苹苹旁边,但孩子就是不肯动。爸爸借机捂着肚子靠在沙发上,皱着眉头说:“哎呦,苹苹,爸爸肚子好痛,你自己去冰箱里拿吧。“苹苹露出同情的表情,”好吧,那你好好休息,我自己拿吧。”



不懂孝顺的孩子
鹏鹏每天都是妈妈用自行车接送上学放学,有一次因为妈妈晚去了10多分钟,鹏鹏埋怨妈妈太晚耽误了他看动画片,妈妈伤心地说:”鹏鹏,妈妈踩单车来接你的时候,脑袋昏昏沉沉,可能生病了,现在浑身没力气。“鹏鹏露出了愧疚的表情,还自告奋勇地要扶着妈妈回家。回到家的妈妈说:“因为鹏鹏很孝顺,所以妈妈感觉好了很多了,谢谢你。”鹏鹏笑了,说“妈妈,我以后试着自己上学放学,这样你就不会太累。”



依赖大人才能做作业的孩子
6岁的男男总喜欢让爸妈坐在一旁才能写作业,并且每一道题目都要问大人才能做。这一天,爸爸不在家,孩子做作业时又习惯性问问题,可是妈妈这次没有像平时那样帮忙了:“这道题真的很难,我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了,我很想辅导你做作业,但是我真的想不出来。”没多久,男男又问了,妈妈还是一副疑惑的表情,“妈妈真的不会,你的脑瓜子比妈妈好使,你解答出来了就告诉我。”没想到这招好使,经过几天的碰钉子,男男也不问爸妈了。



有时候如果父母说教、责骂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时候,适度在孩子面前示弱,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孩子眼中,父母越强大,他们的依赖性和对抗性可能越强,懂得向孩子示弱的父母反而成就了孩子的“强大”;如果父母把事情全部都做了,孩子自然就什么都不用做了。所以日常生活中,家长适度地表现自己弱的一面,孩子反而能更快成长。有时你不妨做伞下的一株小草,让孩子为你遮风挡雨,这样的孩子会变得坚强、有责任感,更能体谅到父母的不容易。
茂名玉城装饰--云浮石材、全屋整装、建筑机械出租!
电话:182 0092 2961

217

主题

6402

帖子

4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405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请不要让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毁了孩子一生!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长如临大敌。家长的反应很正常,因为青春期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

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对孩子横加约束,这使得家长与孩子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升级。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四大心理需求。

一、合理的物质需求

物质需求是生活永恒的主题,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表面上还是在服装、零食、玩具及文具等方面有所需求,实质的需求却在悄然变化。刚刚进入青春期,追求个性化的孩子较少,更多是要求自己从众。从众让自己有安全感,融入同学的圈子里,不显山显水。

随着年龄的增长,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了解了同学、朋友的个性,孩子们开始彰显个性,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这种比较有积极的意义,孩子获得了经验,给自己在群体中定了位。

如果一个女孩子,初一时拒绝穿粉色的衣服,一两年后,她又坚决要一条粉色围巾,您真的别奇怪,这是孩子从要求长大,走向要求成熟。拒绝粉色因为要拒绝幼稚,接受粉色,是表现自己再走向个性独立,走向成熟。

这时,孩子们在家长面前出奇地不听话。男孩今天要一双名牌鞋,明天回来对家长说某某同学有了新的手机。男孩、女孩的书包上挂满了明星图片,谁的生日请大家去吃饭……很多男孩会在群体里学会抽烟、喝酒。

女孩学会化妆、染发。其实他们是想通过这些仪式,向成年人看齐,在小群体里标榜自己、显示自己。而成年人却感觉他们是逞强。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我们的社会水平在提高,家长也有攀比心理,装饰家园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孩子的生活水平,把他们打扮漂亮,给他们兜里揣上钱。

试想,当孩子兜里装着钱的时候,他们上课总是在想如何花钱,势必影响学习。家长要防范孩子物质需求膨胀造成的恶果,但又不能不给予物质的满足,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认为,家长要学会判断孩子的需求是否正常。

孩子正常需求的标准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取同班同学物质需求的平均数或平均数的中下等。另一个标准是看家里的经济状况。如果您家里的经济状况中等或比较好,应该让孩子的生活水平低一些比较好。

如果您的经济状况不太好,那么,您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受委屈而硬要让孩子去享受高消费,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做法,不但不会让孩子自信起来,而且容易使孩子不考虑家长的经济能力而变得变本加厉。

二、朋友的交往需求

进入青春期前后,又是初中生活的开始,孩子们像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接触新的面孔、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变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变化,就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和情感的转移。

青春期之前,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进入青春期开始转移,转移到朋友身上,到青春期后期,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最后,固定在异性身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没有办法抗拒的力量。

孩子开始交朋友,为了朋友,他们可以在学校门口等,可以和同学一起去逛街、去网吧。为朋友可以留在学校打篮球,甚至是去打架,不在乎回家晚了家长的脸色,即使招来家长的打骂也依然如此。
是什么力量让孩子们铤而走险呢?这里是孩子的心理需求的问题。

走出家庭,孩子的视野面宽了,接触社会的面广了,再不是家、学校两点连成一线的行为方式,他们会出现在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会遇到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

这时,朋友是最直接的帮助者,可以取代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孩子们思想不再单纯,这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得到,他们有时浮想联翩,有时忧心忡忡,有时大喜大悲。

这些感情,不适合和家长分享,因为家长马上会紧张和忧虑,批评教育必不可少,跟踪监视接踵而至,所以,家长不是孩子吐露心声的选择,而最好、最安全的是身边的朋友。在这个时期,很多时候孩子们选择老师做朋友,让老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在孩子心目中老师依然是神圣可信的。

那么,孩子们心里需要家长吗?从心底里孩子们需要,而让他们望而却步的是家长的担忧和不信任。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家长们因为担心而要不停地教育孩子,甚至用打骂的方式。再有,家长片面听从老师和他人的意见,阻止孩子的正常交友,怕孩子学坏,影响学习,浪费时间。

有的家长给孩子制订允许交的朋友、不能交的朋友。孩子们绝对不接受,自然对家长敬而远之,更不与家长交流。

家长怎么办呢?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愿意和你说出他遇到的所有问题。这就要求家长学会倾听,不要急于批评和指正。听孩子诉说,也是给孩子宣泄的机会,减轻了心理的负担。

家长听后,找机会给孩子提出建议,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成为最值得相互信赖的朋友。

家长支持孩子交友,同时提出具体而简单的底线要求。比如,带你做坏事的人不能做朋友;很自私的人不能做朋友;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做朋友……另外,孩子们往往认为朋友是永恒的,要告诉孩子不一定是这样,朋友之间的关系时常会发生变化,也有可能会断交,要有心理准备。

总之,您要成为孩子需要的朋友。


三、对异性关注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关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

比如女生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女孩子们在一起去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即使有一种淡淡的喜欢,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想入非非。

男孩和女孩,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异性,希望去接近他或者她。

最开始的形式可以是打打闹闹,简单的问答,还可以是以班级活动为主题的工作式交流,很多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达到对异性的了解。很多孩子知道这不是什么爱情,只是同学交往。他们认为自己憧憬的美好爱情没有来临,所以,更多人选择了等待,等待自己长大。

确实也有孩子谈恋爱,这些“爱情”往往以误会开始,以压力开始,以亲情的失落开始。

小爱是一个胖胖的初二女孩。最近小爱有点变了,大家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端倪,小爱身边多了一个男孩子,他就是峰峰。下课时峰峰就会坐到小爱的前边,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他们吃饭也要约在一起吃,放学也在一起走。于是班里传出了有关他们两个的“桃色新闻”,终于有一天惊动了班主任张老师,老师把这件事通知了两个孩子的家长。其实,家长也发现了。

天天晚上小爱和峰峰都要电话联系,而且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节假日的时候一天还要联系个三四次。开始的时候家长都没当回事,但是时间长了哪个家长能不起疑心。小爱的父母问小爱,小爱说:“你们别想得那么复杂,我们就是好朋友。”

青春期,是恋爱的前奏,是步入爱情的序曲,孩子们恋爱是必然,而我们家长希望孩子们晚一些,再晚一些,怎么才能做到呢?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首先,我们家长不要促成孩子将错就错地从误会、误解开始“爱情”。家长捕风捉影的批评、不信任的盘查、偷偷地窥探孩子的隐私、忧心忡忡地唠叨提醒,让孩子烦躁,加重其逆反心理。

有异性朋友接触的孩子,会很小心,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感情,避免因为自己的一个小纸条、一次不期而遇的单独接触被家长发现,使得对方受到伤害,会加紧通风报信和联络,结果,两个人越走越近,越来越相互支持和信任,终于弄假成真。家长在这里起的是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其次,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压力,孩子需要有人分担,而家长只会施压,不会减压,孩子就会对家长逆反。对孩子的不理解、不宽容,无休止的批评唠叨,使得孩子去寻求理解和同情,也是孩子谈恋爱的缘由。

再有,亲情是孩子的避风港,如果家庭不能给予孩子亲情,孩子很容易到异性身上寻找亲情。夫妻常年不和,打架、闹离婚,孩子最不容易接受,心里缺乏安全感。家长常年奔波在外,无力管孩子,孩子看着别人,再看自己,倍感孤独,也会容易去找安慰。

青春期的孩子,关注异性之初,会在家长面前提到某个异性。您千万不要大惊小怪,责备孩子心思不放在学习上,也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然后询问一下情况,再想办法引导孩子,等想好了,有了办法再说不迟。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孩子知道此类事是可以和家长讲的,家长不会批评,以后遇到这方面的困惑,他就会向家长寻求帮助,这样家长就对孩子有了了解和帮助的机会。二、孩子明白,从家长那里讨来的主意,总比向同学或者自己琢磨出来的办法要好一些,只有家长不把孩子吓跑,孩子还会来求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可以使上劲,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的好事情。

四、获得帮助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性格也变得外向起来,很容易受到事物的渲染,很容易冒失。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多,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复杂。

初出茅庐的他们,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疑问和恐惧,他们真的希望自己身边有保镖,有“百事通”,有“机器猫”,当然,兜里再有很多钱就好了。而这一切都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怎么办?孩子们需要帮助。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很多事情让他们觉得难办。孩子不知道如何与新同学、新老师打交道;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老师、同学时常发生冲突;被批评了,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如何和老师沟通。他们需要帮助。

孩子们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会遇到不顺心、被冤枉、被欺负的事情。事情就突然发生了,然后就那样结束了,留下的只有懊恼、不平、羞辱,却没有机会还击、发泄、甚至没有地方讲理去,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时候,孩子们需要帮助。

比如到了考试的时候,孩子一定要在学习成绩上和同学分出高低胜负来。很多时候,他们要接受大人的批评,接受命运的安排。他们如何提高成绩呢?他们需要帮助。

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我要面对现在的一切?我生活不如意怎么办?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幸福?我要的幸福在哪里?……孩子们有很多的迷茫,希望有人帮助他们拨开迷雾,揭开谜团。他们仍然需要帮助。

家长的支持与引导方法

应该说孩子需要的帮助是方方面面的,是从物质上更多的满足到精神上的引领,他们都需要。这样,孩子们才能逐步摆脱幼稚,建立现实的、客观的思想意识,真正走出充满幻想、无拘束、无责任、无忧虑、超现实的青少年时代,步入青年和成年。

家长往往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认为关心照顾孩子就是帮助,而不知道过度的关心、照顾,使得孩子动手能力差,在同学间显得很笨拙。

很多家长认为批评就是帮助,结果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加速了孩子逆反心理的成长。

家长很愿意帮助孩子。孩子却不是什么人的帮助都接受,这里包括家长。孩子获得帮助有前提条件,必须是他信任的人。在学习上,孩子们需要懂得自己学科知识的、值得信任的人的帮助。

在人生观上,他们需要有才华、信服的人的帮助。在需要鼓励支持的时候,他们也要是自己喜欢、需要的人。

获得家长的帮助,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最方便、最直接、最安全的。但是,据我们了解,孩子的年龄越大,拒绝家长帮助的越多。经验告诉他们,成人是不可靠的。

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在长大,他们需要的是平等(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的)、有效(可操作的、解决问题的)、具体(不是空话)的帮助。

家长要选择时机。当您不能够给孩子帮助的时候,请您请教老师,或者求助于专家,这样孩子容易接受。
茂名玉城装饰--云浮石材、全屋整装、建筑机械出租!
电话:182 0092 2961

217

主题

6402

帖子

4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405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仅因邻居一句戏话,毁掉了一个二胎家庭!

最近有两个同学小Q和小M来家里作客,席间小Q的3岁儿子在啃着美味的鸡腿,小M看见小孩吃东西的憨相觉得很可爱,逗弄孩子说:“你吃东西的样子很丑哦!”孩子一脸憋屈的样子要哭了。小Q说不要这样逗孩子,很危险。她随后给我们讲了她邻居孩子的故事,真的给我们这些当家长的敲响了警钟!

这个邻居刚生了二胎男孩2个多月,大宝是个女孩才7岁,一天中午家里只有妈妈和两个孩子。当妈妈要进厕所,让小姐姐帮忙带一下小宝宝时,没多久听到窗外“轰”的一声,随即听见女儿的惊叫声,妈妈从厕所出来跑到阳台,随即狂奔到楼下,看到小宝的尸体时瘫倒在地嗷嚎大哭。

原来是大宝将二宝从8楼丢了下去,二宝当场没有了生命迹象。后来找到直接导致悲剧的导火索,是当天早上大宝到邻居大妈家跟她的孙子玩时,大妈说了一句无心的话:“你妈妈生了弟弟,不要你了!”小女孩当场脸色刷白,整个早上都闷闷不乐,没想到中午就出事了。大妈说当时也没什么目的,只是为了好玩。

大人为了所谓的“好玩”,伤害了多少孩子?看看下面这些情形是否让你觉得熟悉?

情景1:孩子跟家人说爸爸没穿衣服游泳,家人哄堂大笑后故意逗孩子“你是穿衣服游泳的吗?”孩子哑然。

情景2:妈妈让孩子叫客人“姐姐”,客人一定要孩子叫“奶奶”,孩子不知所措。

情景3:街上遇见一阿姨,阿姨逗孩子说“把你的超人送给阿姨吧",吓得孩子躲起来,阿姨说孩子"真是个小气鬼"。

情景4:同学聚会带上孩子,有个大人将烟纸揉成一团跟孩子说里面有糖,让孩子说”爸爸是流氓“就给孩子吃,当孩子照说后全桌哄堂大笑。

情景5:孩子在吃零食,客人说”好像很香哦,给我吃一点吧!“,当孩子伸着小手将零食递给对方时,对方说“你这么大方我就不吃了”。孩子疑惑不解。

这些情形让大人得到了快乐,但他们的快乐却是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虽然大人的这些举动并无恶意,他们大多数只是为了想跟孩子开开玩笑,通过让孩子去做一些不适合的行为或逗弄孩子,当孩子天真地照着做后让大人发笑。虽然是营造了气氛,但孩子却受到了伤害。因为在孩子的内心里,他们还不能分辨哪些是玩笑哪些是真的,大人的戏弄会让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做出极端反应。

戏弄孩子会有哪些不良影响??---

1、孩子缺乏安全感
在孩子纯真的世界里,他们把大人的话都当真,听到不好的话会觉得很恐惧,比如“妈妈不要你了”,“爸爸不回家了”,“奶奶只爱妹妹”等话语,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恐惧、无助、愤怒,他们失去了安全感,甚至会通过攻击性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安,比如伤害自己或别人。

2、孩子变得不信任成人
孩子出生后,他们没有“欺骗”或“虚假”的概念,当他们听到大人要求分享就做出慷概或不舍的举动,他们从没想到大人的行为是为了取乐,大人的戏弄会让他们感觉到被欺骗、被戏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可能会变得不敢相信别人,对周围的人也充满提防,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

3、孩子把戏话当真
你是否见过孩子在跟亲戚或其他成人聊电话时,亲戚说要带孩子去游乐场或好玩的地方,当孩子兴奋地要收拾东西时才听到父母说对方是哄你开心的,孩子脸上的难以置信和失望?别随意玷污孩子们天真的心灵,当哪天你发现孩子的心灵不再纯真,这其中有大人很大的功劳。

4、孩子可能会习惯取悦别人
时常见到不少家庭来客人时,就让孩子“给叔叔阿姨唱首歌、跳个舞、背首诗”,这是极不尊重孩子的,有些孩子不愿意大人还强迫, 把孩子当马戏团演员。 这种做法还有个严重的后果是,孩子可能会在成长过程中将所有的注意力用来取悦别人,日后如果得不到别人认可就会大受打击。

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戏弄,是父母的责任

及时阻止对方的戏弄行为
无论是谁,如果他们在戏弄孩子时,父母一定要及时阻止,不要因为碍于面子保持沉默或者陪笑,甚至帮腔伤害,当孩子受到这类伤害时,父母一定要站出来保护孩子的安全感和对世界的信任感。

礼貌告诉对方孩子不喜欢这样的行为
爸妈可以不斥责对方,而是跟孩子说“大家其实是喜欢你,不过这种方式让你难过了是不是?”一方面让孩子知道大家并没有恶意,另一方面还顺便告诉别人,孩子不喜欢这样的逗弄方式,识趣的大人一定会及时转移话题。

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跟孩子站在同一阵线
当孩子表现出愤怒或悲伤等抗拒行为时,爸妈要成为孩子的支持者,“他们这样做你肯定很难受!”跟孩子站在同一战线,孩子会感觉到温暖,他们会感激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并且由于戏弄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因为父母的理解而减少。

鼓励孩子勇敢说“不”
父母平时可以告诉孩子,当别人不恰当的言行让自己感觉到不舒服时,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要求对方停止这样的戏弄。当孩子不配合时,大人也会自讨没趣从而不再继续。

父母自己不要成为孩子的戏弄者
经常会在街上见到父母跟孩子一起走,走着走着父母突然躲了起来,这类戏弄会让孩子因为害怕不敢出声或者大哭找爸妈。父母需要知道的是,他们虽然是我们的孩子,但他们并不是什么玩物、动物或玩具,他们也需要被平等地对待和尊重。

从今天起,杜绝这类对孩子的语言暴力。
茂名玉城装饰--云浮石材、全屋整装、建筑机械出租!
电话:182 0092 2961

217

主题

6402

帖子

4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405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千万别再这样做,足以毁掉孩子一生!

很庆幸,小时候爸妈虽然时常拌嘴,但极少吵架。
这是我在围观了某论坛里关于“小时候父母吵架“这个话题后,心底发出的第一个感慨。
而后,我陷入沉思。
从来不知道,原来儿时父母吵架的经历能够那么深远地影响着一个孩子,它所带来的巨大负能量足以毁灭孩子的一生,甚至超过父母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也许你觉得有些言过其实,可年少时真正经历过这些的人们一定会有同样的感受和体会。

▲小时候,父母永远在吵架打架,父亲经常喝醉,每当他们又吵起来时我都出门找一个角落自己坐几个小时。后来父亲意外去世,反而清净了,我不会让我孩子有这样的体验,因为我经历过。
▲父母经常吵架,吵到歇斯底里,吵到分居,可却一直没有离婚。妈妈总说,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和你爸离了!其实我很想说,你们为什么不早点离?
▲小时候他们一吵架我就很害怕、很恐惧,现在渐渐已经习惯了。即使他们现在当着我的面离婚,我也不会说什么。害怕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冷漠。
▲小时候因为爸爸整日游手好闲而且还搞外遇,父母两人吵架就没断过,动手也是常事。我不记得有多少次在半夜躲在被子里独自一人捂着耳朵流眼泪,想哭却不敢哭。如今,我的性格敏感内向,我不敢相信任何一个男人,就因为这样,我一直单到了现在。
▲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是他们在吵架,最安静的时候是他们在冷战。我在房间里,外面飘进来的争吵声中永远夹杂着钱、累、苦这样的字眼,每一次听到这些,我就一遍遍开始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你为什么要读书?你怎么不去死?

▲同学都说我很外向活泼,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很孤独。父母间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婚姻,对我而言,就是一场无形的折磨,每次看到同学讲起一家三口的趣事,我都只有羡慕的份儿,这样的回忆我一点也没有。
▲我至今我没有跟任何人吵过架,再生气和委屈也都会默默忍着,说不出什么具体原因,就是本能的害怕和厌恶。看到任何人我都会笑嘻嘻,没有人知道所谓的好脾气是用多少泪水和折磨练出来的。
▲我随时都有一种收拾东西再也不回家的冲动。
▲父母带给我太多负面的东西,导致我的性格有着令我自己都讨厌的缺陷。我和同学几乎都是泛泛之交,没有知心朋友,不愿意向人打开心扉,更不喜欢和人提及有关家里的一切。我找男朋友很挑,很难被人打动。外表看似很独立,实际特别容易伤感,我也不懂得生气,别人总认为我脾气好,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因为我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最幸福的事,就是看到爸爸冲着妈妈笑……
看完,心情是沉重的。把这些写出来无心宣扬任何负能量,而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提醒和我一样为人父母的那些人们: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请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我认真搜集阅读了很多位网友的心路故事,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却有些共同的人生经历: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
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很多相同的东西。
1、性格存在缺陷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有些人自卑、敏感,有些人怯懦、胆小,还有些人容易暴躁,甚至有暴力倾向。有个大男孩说,小时候父母吵架,他一直都是隐忍着;再后来,父母吵的时候,他会朝他们怒吼;而现在,他觉得自己的暴脾气已经不受控制了,看着有不顺心的事就忍不住想要发泄出来。
2、对人生充满悲观
不少人都表示,由于家庭的影响,导致自己长大后成了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有人说,同样一件事情,别人看到的也许都是积极、正能量的那一面,而自己却总能发现很多负面的东西。
3、不自信
容易和爱人发生争吵的父母,大多数对待自己的孩子也缺少宽容和耐心,孩子很容易成为父母的出气筒,谩骂、打击时常会有,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一点点被无情摧毁。
4、亲情淡漠
很多人都曾说到,当父母吵架的时候,每一分钟都是煎熬,恨不得能够立马逃脱这个家,离家出走的念头不少人都有过。因为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与和睦,所以对待亲情也显得异常的淡漠,很难做到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甚至成年后很长时间都不愿意回家。还有人曾表示,自己对父母的恨甚至多过了爱。
5、社交恐惧
从小常经历父母吵架的孩子,长大后都或多或少有社交恐惧。不喜和陌生人来往,也不善于和同学朋友深交,心理防线太深导致很难向人敞开心扉。也许有些人外表看似乐观外向,在一堆人中也能侃侃而谈,可真正能够走入他内心的朋友寥寥无几。
6、影响恋爱观与择偶
父母吵架带给孩子的心理伤害往往能够延续到他成年以后,由于经常目睹父母间的夫妻相处方式,使得他们开始不相信爱情或者很难对异性产生信任。有人表示,不愿意谈恋爱也不想成家,因为没觉得结婚有多幸福,也不知道该如何和爱人相处。
7、缺乏安全感
爸爸妈妈经常吵吵闹闹,甚至大喊大叫大打出手,这是每一个孩子都害怕发生的事情。孩子对父母的爱患得患失,也时刻要担心父母是不是会随时分开,或者不要自己了。而且由于年纪小,很多孩子都认为爸爸妈妈吵架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无形中加重了心理负担。由于长期被恐惧、不安和紧张折磨,孩子的安全感严重缺乏。
8、不会正确表达情绪
很多人都提到过一点:不会生气,也不会吵架。这个“不会”有两重意思,一是不会去和人计较,二是不懂得如何去表达。有人说,从不敢朝人发脾气,即使人家玩笑开的有点重,自己内心明明很生气,可就是不敢表达出来,因为不敢和人有冲突,害怕吵架的紧张气氛,更害怕互相伤害。

俏妈说:
看到这些,你还敢继续吵下去吗?
是的,谁都不愿意与爱人吵架。我们总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为自己开脱或者指责对方,所以我们必须争吵解决。可是,如果你们有孩子了,是不是在每次开战前都应先多看一眼小小的他?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话:
小孩的沉默、隐忍、恐惧,以及讨好,在麻木的大人眼里,便是:懂事。
茂名玉城装饰--云浮石材、全屋整装、建筑机械出租!
电话:182 0092 2961

217

主题

6402

帖子

4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405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中考后家长必做3件事,不然白考了!

期中考结束了,面对着孩子的试卷,家长的心情各有不同,成绩好的家长固然心情舒畅,做什么都有劲头;成绩差的则无精打采,生怕朋友问起孩子成绩,甚至有家长反映,因为孩子成绩差,感觉做什么都没劲,为此天天失眠,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便是当前教育体制下的家长现状,听听都让人揪心,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孩子升学、高考、考研哪项不论成绩,家长怎能放任孩子不管,但又该如何去做那?

管,当然要管,但要会管!其实,分数只不过是对学生这一阶段努力的一个评价,考完后家长和学生便不要总盯着它。家长最该做的就是帮孩子进行其中总结,弄清丢分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才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老师会带孩子总结,我们还需要总结吗?”

需要!

在学校,各科老师虽都会进行总结,但仅限于本门功课而已。回到家里,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对其中考试的整体情况做一总结,弄清楚孩子的错误、薄弱点在哪,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哪些还不熟练、哪些是非常生疏的,然后进行针对性、有计划的改正。

知识点总结篇

1.先瞧病:和孩子一起细细浏览卷子中的每道题。注意,是每道题,不是只看错题。重点看错题、答起来不顺的题和凭运气做对的题,对那些掌握比较熟练的题可以略过,这样可以迅速的找出问题所在。

2.再找根:将错题、难题所对应课本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先记录到记录本上,让孩子弄清楚原因并加深记忆。

3.后治病:让孩子对这些知识做一个由点及面、更深、更广的复习,彻底搞清相关知识体系及相互联系。最后摆脱试卷,给他们出相应的题目做,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学习方法总结篇

1.要与孩子一起总结学习方法。有的孩子学习态度、习惯也较好,但成绩总是在某一水平,难以突破;还有的孩子学习总是拖拖拉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作业做得慢、解题解的慢,这往往都是学习效率较低的原因。

要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学习之余的适当休息和锻炼,利于保持清醒敏捷的头脑,有充足的精力。另外,玩的时候要痛快的玩,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在课堂上充分吸收。

2.除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总结也十分重要。学习态度是决定成绩好差的前提条件,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如果在考试中,记忆性的题目失分过多,那显然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要思考自己的学习是否扎实,对于新知识是否只是停留在了解、识记的层次,有没有进行掌握和运用;是否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平时拖拉点没事,只要考试前几天,认真一点就可以应付。

如果存在上述问题,要抓紧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扭转被动学习的状态。

考试技巧总结篇

1.策略是否得当。要了解孩子考试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孩子觉得考试时间不够,很可能是没有合理安排时间。

改正方法:首先大致看一下试卷内容,然后按照题目先易后难的顺序做,遇到暂时解决不了的可空下,等全部答完后再回来处理,这样不仅可节省时间,还可获得心理优势,防止出现交卷时很多题会做但没时间答的窘境。

2.是否按标准答题。要认真总结是否存在不标准答题现象或很明显的低级失误,比如:不按要求涂答题卡、字迹潦草、答案写在密封线内(被装订看不到)等等。

改正方法:要让孩子将不标准答题方式记录下来,在下面写上标准的答题方式,加深记忆,让他好好铭记这次“大教训”!

3.是否摆正心态。在分析各门考试过程中,要重点想想是否心态摆正了,英语听力是否因为纠结前面内容而影响了后面内容?数学是否因专注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等等。

改正方法:要告诫孩子,一定要摆正心态,不急不慌,遇到难题就先略过,千万别因此心烦意乱,打乱整个考试节奏。

考试后总结是为了找出新问题、发现新起点、追逐新目标。只有从中找出不足并持续改进,才能让孩子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不留遗憾!各位家长,还不快收着!
茂名玉城装饰--云浮石材、全屋整装、建筑机械出租!
电话:182 0092 2961

217

主题

6402

帖子

4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405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心!初二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

教育界有句谚语: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行业公认,初二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
很多孩子在小学、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学生”,怎么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家长应该做点什么?

1 .初二分化的实质是深层次思维的缺陷
小学是人的一生比较平稳的时期,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只要学习努力,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取得好的成绩并不太难。在小学时期,“语数双百”司空见惯,90分以下一般就算差成绩了。然而,就在这“美好”的背后,不少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已经种下了“初二分化”的种子。

要注意孩子的以下几点:

(1)改善学习方式。肯动脑筋,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2)知识面要尽量宽阔。要有大量的课外学习、大量的生活实践作为“背景”。家长要注重孩子的知识积累,为孩子创造课外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3)关注学习成绩的“智力含量”。不要只强调学生的成绩分数,而要看成绩是如何得来的。是靠死记硬背,还是明白了道理?是独立思考,还是仅仅模仿而已?是“形象思维”取胜,还是“抽象思维”的结果?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参与的程度。

2 .意志力和毅力上的原因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初二一年的知识量要超过整个小学六年的二倍。这时,不努力是绝对学不好的。由于学生刚进入初二,心理发展不成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困难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放弃。又由于学习的长期性,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但部分学生缺乏起码的意志和毅力,怕吃苦,怕受累,产生应付的心态,造成学习不扎实,分化下来就是必然的了。

3 .学习习惯上的原因
学习习惯具体指上课习惯、自习课习惯、做作业习惯、预复习习惯、考试习惯、记忆习惯、做题的习惯、反思的习惯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就要看每个人的意志、品德等方面,尤其是遇到困难时非智力因素就非常突出。然而,小学生、初一学生中,一部分学生贪玩好耍成性,不思进取,学习习惯非常糟糕。

4.个性与人际关系的尴尬
人际关系问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有的因人际上孤独而出现心理疾病,有的会交坏朋友,有的会从不良书刊、游戏和网络上寻找寄托。一般来说,成天对他人意见一大堆的人,往往比较狭隘、偏激。家长应教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去缓解心理上的不平衡。以爱心、宽容之心去包容他人,善待他人,体谅他人,友好相处。

5.家庭的干扰
家庭关系不和睦会对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孩子上初中的阶段,应尽量保持家庭生活状态的稳定。如果在这期间调动工作或出现其他大的生活变故,对孩子的影响都非常大。亲子关系的对立,也是常见的分化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值发育期,生理上的变化也让他们更需要个性发展,更希望让父母了解、尊重自己的真实想法,表现出来就是“初二孩子逆反心理较重,反叛的行为比其他年级更明显”。

6 .社会的影响
初二时期,媒体和同伴对学生影响比较大,甚至超过父母和老师。有时候,父母、老师的一千句,还抵不上小伙伴的一句。一个很好的孩子,因为崇拜歌星影星、痴迷上网、痴迷游戏、谈恋爱、与社会上的“哥们儿”交往,可能一落千丈。

这一点家长要十分注意。对孩子崇拜歌星影星、痴迷上网、痴迷游戏、交坏朋友、谈恋爱、看黄色书刊影视等要密切关注。要尽可能地避免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频繁接触这些东西,少受不良影响。最好在孩子上初一时就与孩子讲清道理,说透危害,“约法三章”。一旦出现这些问题的苗头时,及早发现,早做工作。

7. 理想和价值观因素
初二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时的孩子如果没有理想,有不正确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虚无、仇视、冷漠等),就会形成人的发展的“价值空白”或“价值邪恶”,以后再也不好教育了。这不仅仅会造成学习上出现分化的问题了,重要的是,他的人生之路怎么走,都让人担忧。

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到对孩子有良好影响的场所去活动,尽量避免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孟母三迁”提醒我们,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茂名玉城装饰--云浮石材、全屋整装、建筑机械出租!
电话:182 0092 2961

217

主题

6402

帖子

4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405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养孩子,孩子会越来越笨,父母要警惕!

我们先来看一个童话故事:
从前,有一位莴苣姑娘,她有一头漂亮的金发,长得非常美丽。她从小就被一位巫婆关在一座高塔上面,巫婆每天都对莴苣说:“你的样子很丑,见到你的人都会感到害怕。”莴苣姑娘相信了巫婆的话,怕被别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经过塔下,看到了她那仙子般的美貌,爱上了她,救出了她。莴苣姑娘才意识到自己原来如此的美丽。

这虽然只是一个童话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却偏偏就是这样:明明孩子资质很好,却被爸爸妈妈的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导致丧失了自信,别说开发智力,就连原有的天赋都被埋没了!

有一种“笨”是学来的,这三种方式会毁掉孩子的信心!

1给孩子定下达不到的目标,只会一再的伤害孩子的自信!

孩子明明只是中游偏上的成绩,父母非得要求孩子考前几名,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安排了一堆学习任务,孩子根本做不到。这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心理和智商发展情况,一味分派学习任务,又不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永远不知道该怎么学,每次尝试都失败,很少能体验到“赢”的感觉。这样,不用家长说,他都会觉得自己很笨。

2大量的负面暗示,让孩子永远失去了自信!

事实上,很多父母都可能在无意间充当了上面故事中“巫婆”的角色。
说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头禅,说起时甚至带着爱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比如,当别人夸奖孩子时,父母会谦虚“哪里,我这孩子笨死了,系个鞋带都不会”,望子成龙的父母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人相比,“你看人家梅梅多聪明!”久而久之,孩子怎么能不真心实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3过早的知识启蒙,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一些“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积极地对孩子进行超出其年龄阶段的智力开发。孩子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挫伤了自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希望孩子越来越聪明、越学越爱学,不要再盲目教授知识,而是应该把激发、呵护、提高孩子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放到每日日程上。一旦孩子自己有兴趣了,自己都会找方法学习。

为了预防以上三种现象的出现,小慧对家长们有以下三个建议:

1、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当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快乐时,大脑里会释放出“脑内吗啡”,这种化学物质会驱使孩子很想重复这一经验。对孩子而言,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而这样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会让孩子信心十足,动力十足,自觉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

2、支持孩子探索

每一次探索都是学习的机会,而且,父母们不要给孩子设定太高的目标,要为孩子找一颗矮点的苹果树,让孩子踮起脚就能达到。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才有学习的热情,才有坚持不懈的原动力,才能自觉学习并快乐着。

3、告诉孩子,失败了没有关系

当孩子失败时,不要摆出怜悯的态度,也不要唉声叹气,更不能责骂孩子。
你要让孩子明白,失败是人人都可能碰到的,取得成功的人就是在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的。应该说,父母允许孩子失败,就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茂名玉城装饰--云浮石材、全屋整装、建筑机械出租!
电话:182 0092 2961

217

主题

6402

帖子

4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405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孩子成绩好没有错,但一定要明白这4点!

你家小孩真可爱!班上的同学都喜欢他。

可他学习成绩不好。

你家孩子会帮妈妈扫地!真懂心疼妈妈。
可他学习成绩不好。

你家孩子唱歌真好听!会好多特长。
可他学习成绩不好。

你家孩子......
......
可他学习成绩不好。

在很多爸爸妈妈眼里,学习成绩非常非常重要,无论孩子有多少优点,爱劳动也好、有特长也好、关心人也好,总比不过一项成绩不好。成绩不好就差不多等于说什么也不顶用了,你的缺陷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明白白摆在那里。

成绩不好,就等于一黑遮百美。

其实,这样的心态,也能够理解的。

孩子学习成绩好,自己多有面子啊,我孩子是学霸,我是学霸他妈,我多有成就感,邻居见了夸,公婆笑哈哈,你们就羡慕嫉妒恨吧!

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不用担心他将来养活不了自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没有尊严。他一辈子前途有了,我也就安心了。

孩子学习成绩好,我不用天天逼着他看书,他偶尔玩游戏画画的时候我不会患得患失地想提醒他还有多少作业没做,不用天天打听哪的补习班好,孩子过得更快乐,我们的关系也会更融洽。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呢?当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不如别人家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嫉妒过、烦躁过、失望过。当别人风淡云轻的安慰我们时,我们也在心里想过:不是你的孩子,你当然这样说!

想告诉父母们的是:如果你想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你至少要明白这四点。

1接纳你的孩子,无论他聪不聪明

再聪明的爸妈也会生出平凡的孩子,要接受你孩子的智商。
如果他真的不够聪明,别抱怨,更别怪孩子。我们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表露我们的失望、挫败感,更不能总是骂他“笨”。接纳你的孩子,我们既然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上,就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爱他,给他最好的教育。

2别把督促孩子学习当成苦差事!

当你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时,孩子也会被你影响,自然也会惧怕学习、抗拒学习!
你应该把陪伴孩子学习当成一件幸福的事情,你温言细语、耳鬓厮磨,跟孩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等孩子长大了,你一年还能见他几次?为什么不珍惜现在,为什么要恶语相向,为什么要互相折磨?一起学习知识、一起探索未知、一起共享天伦,这本该是美好的事情!如果你把学习当成幸福来对待,孩子也会受你影响。

3不要空谈道理和方法,具体的帮助孩子才是真

其实那些道理孩子也听过很多遍了,他也懂,他只是做不到。
要提高成绩,你空讲是没有用的,你得帮他做,帮他养成学习习惯,怎么样记笔记,怎么样整理错题,什么时候复习功课,帮他积累解题经验,孩子需要具体的帮助。你一味讲讲讲,孩子只会越来越反感。

4你要相信勤能补拙,陪孩子一起坚持

没有什么学习方法是立竿见影的,想帮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你就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见效慢,不要紧,只要坚持。我们都不希望等到孩子长大,他的人生不如意,是因为我们没有替他坚持导致的。
不要轻言放弃,你要相信勤能补拙,陪孩子一起坚持,相信你的孩子能够进步。
茂名玉城装饰--云浮石材、全屋整装、建筑机械出租!
电话:182 0092 2961

217

主题

6402

帖子

4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405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背课文,简单又有效,你家孩子会吗?

背课文,对有些孩子来说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哇哩哇啦读上好几节课,嗓子都喊哑了,课文也没记住一段,真头疼。

家长们,当你家孩子死活背不来课文时,首先你不能露出烦躁的样子,心态要调整好,放松,耐心,坦然。其次要弄清楚,他背不出来的原因,是本身注意力难以集中,还是抵触心理,或是记忆力锻炼太少,亦或是身体不适。

如果说注意力难集中,这就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锻炼改善,时间可能会很久,但对孩子的各项学习都非常有意义。如果孩子对背书有抵触心理,建议父母先帮孩子消除这种心理,然后背书。如果是记忆力锻炼不够,就慢慢锻炼吧。别太责备他,不然他会产生强烈的自卑,使他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行,不断地自我暗示,这样孩子肯定背不了。
下面介绍几个背诵的小技巧,这些技巧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文章,可以帮孩子快速有效的记忆文章,增强自信心:

一、抄诵法

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二、关系法

背诵之前,先弄清文章的结构关系,例如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比如动静关系、远近关系,等等。

有些文章内容中有表示时间顺序和方位顺序的词语,弄清楚,然后按顺序背诵。

三、人物法

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

四、情境法

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

五、情节法

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多了。

六、延伸法

背短文或诗歌,可从开头逐句延伸背诵,即背会第一句,背第二句时把第一句带上,背会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时再把第一二句带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七、对比法

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八、提纲法

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也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提出几个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问题,根据问题答案的顺序,记背诵内容。

九、列表法

记忆时先将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列表归纳,使繁杂的内容简单化、特征化、条理化,一目了然,便于举一反三,加深印象。

十、点线法

抓住文章的脉络,提炼出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子作为记忆的点,如表现人物形象的动词等,根据先后次序排列起来,再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展开快速记忆,背诵课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写作的线索顺序,把全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十一、分合法

先分句背,在句中背关键词,这样逐句背,而后合背,由词连句,由句连段,再由段连篇。或先抓要背内容的主要部分,再带动次要部分,再合背。
茂名玉城装饰--云浮石材、全屋整装、建筑机械出租!
电话:182 0092 2961

217

主题

6402

帖子

4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405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10岁孩子控诉妈妈的“坏”,背后真相反让家长深思!

导读:许多家长觉得自己做的决定和举动都是为了孩子着想,自己怎么可能害了孩子?可是孩子为什么不领情,还控诉爸妈对自己的“专制教育”呢?这篇文章能解决你的疑惑!

10岁童童在旁人眼里就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姑娘,可是童童妈却觉得童童一点都不理解父母的苦心,时不时就要跟自己对着干。

这一天童童甚至拿出自己写的日记,“义正言辞”地控诉妈妈的七大“坏”表现。

第一,妈妈总是拒绝我的请求。
第二,明明我很努力做作业,妈妈还说我不好好学习,爱看电视。
第三,妈妈总是嫌弃我不听话。
第四,妈妈总是要求我让出心爱的玩具给别人玩,可是别人弄坏我的玩具,妈妈从来不在乎我的心情。
第五,妈妈不爱听我说话,总是唠叨。
第六,妈妈喜欢在爸爸面前数落我,如果爸爸支持我,妈妈就生气。
第七,我不开心时,妈妈从不安慰我,只会责怪我。

童童妈越听越生气,这孩子什么时候让自己省心过?现在还敢来“控诉”妈妈?童童妈想起有一次孩子想跟同学去学游泳,童童妈害怕她有危险,就不让她去。结果孩子竟然哭着发脾气,说什么“你是个坏妈妈,我真讨厌你!你总是这样,一点小事都不答应我!”

唉,这可让童童妈非常无奈。而且她发现,在家庭生活中,很多爸妈都有相似的亲子烦恼——明明是为了孩子好,怎么孩子就不理解自己呢?
在很多孩子心里,他们的确反感家长有这七大坏表现。当身为家长的你有上述这些表现时,不妨这样思考:为什么孩子不爱听自己的话?

这恰恰是因为孩子在成长期时,开始试图独立决定,培养自我意识。如果爸爸妈妈不注意沟通,都只按照自己的规则行事,那么父母和孩子必然会产生矛盾和误会,都会认为对方不理解自己。
希望爸爸妈妈谨记:良好的教育,应当从沟通开始。不要用自己的坏脾气去拒绝孩子,这往往适得其反,导致孩子不理解爸妈的苦心,反过来控诉爸妈的“坏”!

1.先学会反思自己

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故意犯错,而是他苦恼为什么父母不能理解他、包容他。当你面对孩子的赌气时,不妨想想是不是自己用错了语气、说错了话。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没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直接为孩子做决定,或者命令孩子做事,孩子会认为父母不尊重自己,自然产生叛逆心理。

家长不妨让他自己去尝试一些适合做的事情,不要以权威的口吻去否定他,更不要以“我是为你好”去捆绑孩子。当你的姿态放低时,孩子也就没有发脾气的理由,就算孩子撒娇要请求你答应,也必然比哭闹控诉好得多。当然,如果孩子要做的事情具有危险性和不可执行性,父母可以平心静气地和孩子沟通,向孩子耐心解释自己的理由,以理服人。

2.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不要预设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孩子的想法就是错的。如果要让孩子懂得你的爱,实践才是真理。光唠叨对孩子是没有说服力的,而且威严的命令有时候往往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比如孩子要去爬山,但是非要带上泳衣,因为他看过的童话说山顶有天池,可以游泳,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坚决反对,告诉孩子那是童话,山顶根本不能游泳,那么这样的话语孩子是不会相信的。父母完全可以在行李空隙之处,为孩子带上泳衣,这也没什么坏处。当孩子真正爬上山顶,看到没有所谓的天池,你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他以后再也不会带泳衣去爬山。

3.偶尔互换角色

当孩子提出做一些事情时,必然是这件事有新鲜感,让他忍不住去尝试。父母可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揣摩孩子的心情,再针对性地劝服他。当然,父母也可以提议孩子站在爸妈的角度思考问题。双方偶尔互换角色进行小游戏,让他将心比心,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也许他会很快理解父母的用心。

希望爸妈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自认为为了孩子好,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与其用命令式的语气控制孩子,拒绝孩子,不如放下姿态,尝试用沟通的方式去协商。孩子常常得到尊重和鼓励,爸妈才容易听到满意的答案,这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状态。
茂名玉城装饰--云浮石材、全屋整装、建筑机械出租!
电话:182 0092 296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4-25 21:34 , Processed in 0.072873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