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百年里最具代表性的十款车
和奔驰、奥迪一样,宝马同样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德国汽车品牌。宝马的英文名称为BMW,是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德语bayerische motoren-worke,英语bavarian motor works)的简称,公司于1916年3月成立,到今年刚好走过了百年的历史。作为德系汽车的代表产品,宝马以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为开发目标,虽说起家的时候宝马是一家飞机引擎制造公司,但是随着一战结束,宝马开始涉足摩托车和汽车的生产领域,随后专注于这些产品的开发,直到今天,宝马依旧坚持摩托车和汽车的同步开发和生产。
在百年历程中,宝马推出过无数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而有十款车更是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盘点一下。
1.巴洛克天使--宝马502
巴洛克天使502可以说是宝马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款汽车产品,这款被誉为结合美感和操控感的车型真正确立了宝马豪华品牌的定位。巴洛克天使502同时也是宝马真正意义上第一款豪华轿车,同时也是二战后宝马推出的第一款变革巨大的产品,同时它的出现也对后世汽车的外形设计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后,宝马同其他德国汽车厂商一样百废待兴,很长时间只能小规模恢复生产。由于普遍缺乏资金,很难有新车型的开发。直到1951年开始,宝马推出了战后第一款车型501,它带有浓厚的二战前宝马335的风格。不过到1954年出现的宝马502就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
1954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宝马502成为当时最耀眼的明星,大量的镀铬饰条,流线型的车身线条成为了豪华汽车的代名词,而车型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巴洛克天使。
巴洛克风格是一种艺术风格,在17世纪风靡欧洲各国,而宝马502就是巴洛克时代追求奢华、生动、热情风格的最好写照。于是乎巴洛克天使的称谓名至实归。
除了外观的优雅(参配、图片、询价)以及内饰的华丽之外,宝马502的底子实力也是非常出色,当时极为超前的铝制V8发动机,这也是第一次在德国量产车中配置V8发动机,由于动力强劲,属于当时性能最好的豪华车。
而随着502在欧洲的火爆,宝马确立了自己在欧洲市场的地位,特别是豪华标准方面以及发动机方面更是如此。至此,宝马真正开始了迈向全球豪华车龙头的脚步。
2.古怪的精灵(参配、图片、询价)--宝马Isseta
如果说502成为宝马二战后再次腾飞的一支力量的话,那么宝马的Isseta则是另外一支力量,这款车型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但是它的出现对于提升宝马市场占有率、增加收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宝马Isseta的出现也影响了此后风靡全球微型车的发展。
我们知道,502的推出对于宝马涉足豪华车市场居功至伟,但是由于当时宝马刚刚从二战中恢复,仅仅依靠豪华车很难解决生计问题。于是宝马急需开发一款提振销量,且能够快速生产并迅速销售的产品;它应该就如同大众的甲壳虫(参配、图片、询价)这样的产品,最终宝马带来了Isseta。
不过由于缺乏微型车方面的开发经验,宝马这次并没有亲自去耗费精力和物力去开发,而是直接购买了意大利Iso moto公司推出的Isetta车型,宝马不但购买了车型的生产权,还把所有权一并购入,这就是宝马聪明的地方。
Isetta从外形来看就是一款小小的BOX化的车型(车长不到2.3米,宽度不到1.4米),圆圆滚滚的外形同宝马传统车型完全不同,而前开门的设计在当时也是为了考虑到缩小尺寸,但是上下车绝对算不上便利。但是正是这样简单的设计,Isetta的低成本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因此它成为上世纪50年代德国最火爆的工薪阶层用车,上市第一年销量就突破13000台,这在当时的德国堪称奇迹。
Isetta前后一共生产了七年时间,到1962年彻底停产,总共提供250cc和350cc两种排量;但是最高可以超过80公里/小时的车速以及每百公里不足4升的油耗成为德国乃至欧洲市场上非常优秀的微型车产品。而且相比同时代很多类似风格车型,宝马采用了更为传统的四轮布局形式,稳定性更高,安全性也有保障,因此成功绝非偶然。
3.Mille Miglia冠军赛车--宝马328
宝马能够成名,一方面是由于其扎实的产品质量和出色的动力系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涉足赛车领域赢得多种奖项而进一步增加了知名度。这其中宝马328Mille Miglia无疑是宝马早期最成功的赛车,它的出现为宝马赢得了口碑和声誉,同时3288Mille Miglia的出现所提出的简洁流畅车身设计,内嵌式大灯成为其他汽车厂商竞相效仿的设计,特别是放弃了传统的厢式外形,更让空气动力学设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重。
在宝马328之前,汽车的设计大多采用传统的厢式外形设计,就如同奔驰的第一款车型那样一成不变。不过宝马328设计的时候严格考虑到了空气动力学,通过当时的能力进行最优化的设计而成,因此在当时绝对是非常另类的。
从宝马328开始,其外形设计就有了现代汽车的影子,修长的发动机舱,扁平化的车体结构;嵌入车体的大灯系统等等都是标志性设计,同时内饰设计部分也考虑到了人体工学,各种开关的布局和设定都更加合理,加上美观度更高的新金属加工工艺,表现出了优雅的一面。
为了能够凸显这种设计的好处,宝马迅速把车型投入各种赛事活动中,参赛的车型以328 Superleggera轻量化车身版本为蓝本,采用铝制外壳+钢制车架底盘的设计,整车重量不到800公斤,最高车速攀升至220公里/小时,这在当时绝对是出彩的性能指标。
1938年,宝马在意大利一千英里耐力赛(Mille Miglia)轻松赢得了全级别赛冠军;而在1939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继续赢得全级别赛冠军;1940年布雷西亚一千英里耐力赛中成为总冠军。可以说在当时宝马328成为耐力赛的常胜将军。可惜的是,由于爆发二战,宝马328再也没有机会重回赛场,而它的设计思路却为战后跑车的发展提供了众多参考价值。
4.民用性能车的开端--宝马M1
怎么样形容宝马M1在宝马车型中的地位都不为过,因为它是宝马第一个针对民用的高性能车型,有着赛车的实力,却拥有民用车那样的好开易用特性。而宝马M1的出现也真正模糊了普通公路跑车同赛车之间的界限,随后大量高性能公路跑车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而它们当时的唯一对手就是--宝马M1。
其实宝马M1的出现同宝马重回各大汽车赛事赛场有很大关系,上世纪70年代,为了更好的提升品牌形象,宝马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汽车运动的公司,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宝马汽车运动有限公司(BMW Motorsport GmbH)。在经过了几年的赛场上的历练之后,该部门推出了重量级的赛车宝马M1,而采用现代化风洞测试的M1很快在各大赛场上表现优异,赢得一片赞誉。
而这时候宝马高层也意识到赛车的重要性,那么如果把M1这样的赛车引入到民用车领域,是不是会更具有前途呢?让更多的人可以体验到赛车的刺激感,而宝马也可以为此赢得更多的客户。
最终在经过对赛车版M1的进一步开发,并且请来M1原设计师--意大利的乔治亚罗来修正之后,民用版的M1出现了,当时虽说售价高达45000美元,但是比大部分超级跑车还是要便宜许多了。并且M1当时拥有260公里/小时的最高车速、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5.6秒的数据令人吃惊,要知道宝马M1仅仅搭载了一台277马力的3.5升M88的发动机而已,在当时的跑车中根本不算什么高规格配置。不过赛车版的M1却规格更强势,3.2升的发动机最大功率攀升至480马力,因此在随后的比赛中确实无往而不利。
宝马M1一共只生产了453台,但是直到今天依旧成为宝马车迷津津乐道的车型。并且随后它成就了宝马的M车型,越来越多的结合了高性能赛车技术的车型出现在宝马的民用车型中,它们都代表着高性能、易操控的特性。只是如同宝马M1这样的先有赛车版后有量产版的开发理念已经不存在了。
5.3系传奇开端--宝马2002
谁都不能否认宝马3系(参配、图片、询价)的成功,作为宝马历史上最成功的车型,同时也是全球出货量最高的单一豪华品牌车型,宝马3系其实就是宝马上世纪60年代2002车型的后续车型,而正是2002奠定了3系以操控见长的设计思路,驾驶者之车的名号也由此而来。同时,宝马2002在当时超前的设计理念,车身结构、动力布局等特点影响了整整几代车型。
宝马2002的开端起于1961年的法兰克福车展,当时被命名为New Class概念车,很快量产车以1500和1600的型号面世。1968年,在经过对1600完全改造之后,全新一代的2002车型正式面世。在当时,2002的配置无疑是超前的,作为入门级的豪华品牌车型,其配置了M10系列的2.0升的四缸发动机,但是宝马硬是让其输出功率高达88千瓦,随后的2002ti所搭载的燃油直喷版本的功率进一步攀升至96千瓦,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2.0升发动机88千瓦的输出功率也绝对不算太差,但这已经是50年前的事了。
2002的设计没有如同502那样的优雅,也没有如同同时代奔驰车型那样的出色设计,它只是一款很普通的三厢轿车,甚至也没有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投入太多精力,但是这种实用的设计却让不长的车身尺寸营造出了内部宽敞的空间,大面积的前窗玻璃带来了良好的视野范围,极为简单的内饰设计甚至同豪华车的定位无关,但是它的卖点就是精准的操控和驾驶乐趣。
不到10秒可破百,接近200公里/小时的最高车速以及大部分都可以负担得起的价格,让2002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间,2002的累计销量居然达到了86万台以上,这在当时绝对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而它所倡导的设计理念和思路被后续的3系所充分吸收和借鉴,而3系王朝的确立也确实同2002系列车型有很大关系。
6.班戈的绝响--第四代7系
在宝马旗舰级的7系车型中,最成功的或许就是2002年推出的第四代7系了,作为查尔斯·班戈主导开发的最后一代7系车型,这款产品成为宝马7系(参配、图片、询价)重归主流的功臣,同时这一代7系也第一次让很多竞争对手开始揣摩宝马的旗舰车型的设计思路,甚至会进行大量的设计借鉴。除了在外形上的看点,同时宝马提出的iDrive系统也第一次引入,这套系统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车载电脑的升级和发展。
第四代7系的外形首次采用了非常前卫的流线型设计,这在当时的旗舰级豪华车是第一个进行这样设计的,这样的设计起初被很多人不看好,但是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更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也让多年不变的旗舰级豪华车的外形终于有了一次突破。
不过,第四代7系除了留给我们经典的天使眼、大气车头、超长的车身之外,iDiver的引入才是汽车人机交互体验的一大进步。iDrive真正让车内的电子系统变得可控,全部由驾驶员来掌控,包括悬架软硬调节、音响系统控制、空调、通讯、导航都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旋钮来完成,而这种交互式的体验让人们觉得汽车同样走在了科技时代的最前端。
而从宝马普及iDrive开始,奔驰的COMAND系统、奥迪的MMI系统等类似系统也开始大量出现在我们常见的产品中去,人们驾驶汽车的时候不再面对冰冷的按钮或者摇杆,而是有更大的可控度、更好的交互界面。
7.邦德座驾--宝马Z8
1999年的第19部007影片《末日危机》中,邦德的座驾换成了宝马Z8,这款在当时绝对亮瞎眼的跑车成为宝马继507之后的重量级产品;它的全铝车身结构,全铝合金悬架和底盘系统让操控变得更有乐趣;而Z8坚持传统的大排量、软顶敞篷的设计也成为未来高端敞篷跑车的标准配置。
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宝马的Z8透出了浓浓的复古味道,它的前辈确实就是上世纪50年代的宝马507敞篷车,当时宝马天才设计师高尔茨就是凭借着507成为欧洲最牛的设计师之一,在当时,200公里/小时的车速对于一款敞篷跑车来说绝对是惊人的数据了。
而宝马Z8也延续了这种传统,其搭载了当时宝马M5上所使用的那台S62系列的4.9升V8发动机,最高功率达到400马力,峰值扭矩500牛米;因此宝马Z8可以用4.7秒就破百的强势性能,这对于世纪之交的汽车领域来说都是令人惊讶的数据。
全铝合金的车身结构降低的车身重量,而铝合金的悬架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操控性,配合6速手动变速箱,可以体验极致的驾驶乐趣。
8.高效新能源--宝马i8(参配、图片、询价)
一直以来,高性能和低油耗一直很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直到新能源车型的兴起,这样的矛盾体终于融合。宝马i8就是一款开先河的产品,它有着传统电动车的高性能表现和低能耗,又拥有传统发动机汽车的那种易用性。
相比特斯拉等纯电动车型,i8有易用性更高的混合动力版本,1.5T的发动机不但可以为电池充电还可以协同电机来共同处理提升车辆性能,因此其真正解决了性能提升、功耗降低和续航里程(参配、图片、询价)提升的目的,成为目前新能源车型最闪耀的明星。
当然了,除了技术含量高,i8的外形设计也足够科幻,同样在电影大片《碟中谍4》中有多次出镜,赢得了相当好的口碑。高度扁平化、流线型设计几乎都是与先进超跑设计的共通之处,而i8也不例外,0.26的风阻系数绝对属于第一梯队的成绩。2+2的座椅布局也增加了可用性。同时,更加先进的碳纤维增强复合塑料车体材料可以大幅度降低车重,i8整车配置电池之后重量只有1490公斤,非常惊人的数据。
不过,宝马i8的亮点还是来自于那套混合动力系统,其前轮由电机驱动,后轮则通过传统的发动机来驱动,而车底则安装着高能的锂电池模块,这样的设计让i8的前后配重比更加接近于完美的50:50,操控性表现出色。
具体配置来看,其前轴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31马力;而为后轴配置的则是一台1.5升的涡轮增压三缸发动机,拥有231马力的最大输出功率和319牛米的峰值扭矩。这套混合动力系统非常的智能化,可以让i8以多种方式工作,既可以以单纯前轴电机驱动的纯电动模式,也可以由电机和后置的发动机来协同动力输出,这时候80综合输出功率攀升至362马力,峰值扭矩596牛米,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4.9秒。
及时发动机协同工作,i8的功耗也是极低,2.5升排量的发动机居然只需要2.5升的百公里油耗,而这时候二氧化碳排放每公里只有59克;在纯电动模式下,i8续航里程35公里,如果配合发动机工作,那么气续航里程突破即使500公里。而在便利性方面,及时是家庭电源,充满电也只需要3个小时。
9.SAV鼻祖--宝马X5
目前大行其道的SUV其实大多数归属于Sport Activity Vehicle(SAV运动休闲车),而这个概念的提出者就是宝马。在宝马X5之前,大部分的SUV侧重的依旧是通过能力,而X5的出现让舒适性和通过能力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从宝马X系列开始,各大厂商开始重视SAV车型的开发,目前在国内的火爆程度甚至很多时候超过了传统的轿车。
1999年,宝马第一代X5登场,而在当时X5几乎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它所定义的操控性能和驾驶乐趣同传统SUV背道而驰,但是这台同样配置了四驱装置的SAV车型却拥有出色的操控性,并且可以如同驾驶轿车那样很快上手,而具备一定的通过能力,让其在应对大部分非铺装路面的时候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因此一经面世就赢得了消费者普遍的好评,原本被称之为只有“粗人”驾驶的SUV也开始在全球流行开来。
宝马为了证明SAV可以同轿车一样拥有操控性,甚至打造了了勒芒版的X5,在纽博格林赛道上,不足8分的全速证明即使是SUV也可以拥有跑车版的操控性。随后,宝马还协X5涉足达喀尔拉力赛以证明其可靠度。
随后,宝马的X系列家族不断壮大;而奔驰、奥迪等品牌也纷纷加入这类产品的开发,全球化的SUV热潮正是从X5诞生之后来到的。
10.摩托霸主-宝马R32摩托车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同时生产汽车和摩托车的厂商,在说了那么多重量级车型之后,摩托车不提自然也不可能的。作为宝马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款摩托车--R32自然是意义非凡了。
宝马R32是宝马的第一款量产摩托车,它的出现甚至比宝马的汽车还早了6年。而R32所使用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在当时无疑都是非常先进的,它的出现让宝马摆脱了飞机发动机制造的老本行,转而可以迅速的积累技术和资本涉足汽车制造领域。
宝马起先也并未打算涉足摩托车制造,而是为位于纽伦堡的维多利亚摩托车厂生产配套的摩托车发动机,由于其雄厚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实力,开发摩托车引擎自然并不困难,并且设计出来就因为表现优异而备受瞩目,于是宝马开始计划自己生产摩托车。1923年宝马第一款摩托车R32登场了,这也是宝马历史上第一款摩托车,同时也是奠定宝马摩托车领域地位的一款重量级产品。
R32采用了当时并不流行的水平对置发动机,由于气缸呈水平排列,且突出在两侧,类似于拳击手手头,因此也被称之为拳击手发动机。这种设计的优势相比传统的直列发动机来说拥有更好的散热特性(解决了困扰摩托车领域几十年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摩托车的重心,提升稳定性。
当时R32所使用的发动机排量为494cc的双缸发动机,输出功率8.5马力,最高车速可以达到95公里/小时,这在当时都是了不起的成绩,同时宝马所提出的循环湿式油底壳注油系统影响了摩托车领域半个世纪之久。知道1969年之后,宝马才放弃了这种技术。可见R32当时设计的前瞻意识。 帮你顶下哈!! 支持一下:lol 我是来刷分的,嘿嘿 很不错,又学到好东西 沙发!沙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