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88888
发表于 2019-6-22 20:15
一分脾气、七分害
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让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她带上了终生痛苦的枷锁。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
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见自己的问题,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修理孩子。
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乐叔
发表于 2019-6-24 08:03
先学好汉语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6-24 22:00
教育是缓慢的 / 成长是终生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的不仅是这一个孩子,而是几代人。我们的眼光不仅要看到孩子一生的成长,更应该看到的下一代,两代,甚至三代以上。
只有如此,才能确保百年之后,你这个家族会慢慢地越来越优秀,或者越来越高贵。
家长是学出来的,等你的孩子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做了父母,而你们做爷爷奶奶的时候,下一代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自然要高出很多。那么这样两三代以后呢?
当然,对当下的这个孩子,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字——养。培养习惯,慢慢培养。
孩子才十岁,时间还很长。
培养对学习的热情和正确的态度,培养正直的为人,培养善良正义的品质。如果这些都培养好了,孩子长大之后你又担心什么呢?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6-25 19:26
把教育融入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家长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人生的道理,某一件事带给孩子的启发和震撼就是最好的教育时刻。
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用贴近生活、简单易懂的方式告诉孩子。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6-26 20:23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因此在骂孩子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6-27 20:11
家长要学会放手
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虽然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如果,你让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爸爸妈妈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6-28 21:04
一分脾气、七分害。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让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她穿着枷锁走路。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6-29 22:53
有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慢慢的建立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给到回应,也可以经常问孩子“为什么”,这样我们就会知道他做某一种决定的原因,甚至和他一起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6-30 22:23
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时
睿智型家长这样问孩子:
今天在学校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啊?
今天在学校玩得开心吗?
你今天和小朋友一起上体育课,老师表扬你了呢!妈妈真替你高兴!
今天老师跟妈妈说你唱歌真好听,回家能唱给妈妈听吗?
结局:孩子获得成就感,越来越喜欢上学。
奇葩型家长这样问孩子:
今天老师批评你了吗?你说实话!
今天有小朋友打你吗?你告诉妈妈,妈妈给你出气!
今天老师跟妈妈说你在学校不听话,怎么回事啊你!
你今天在学校就学会这么点东西啊?
结局:家长不断负面强化,孩子越来越不喜欢上学。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7-1 22:01
耐心倾听
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勇气,也为孩子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