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88888
发表于 2019-11-18 16:34
定个小计划
每天开始工作前,不要急急忙忙抓到什么做什么。先静下心来理一理思路,定个小计划,将事情分个轻重缓急,有主有次。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糊糊涂涂过一天。
当日事当日毕。定个小计划,既能保证工作高效,又能合理利用时间。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11-19 19:12
懒于陪读——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
我只提醒儿子,什么时间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我报告一声。遇到要检查的作业,我一律叫他自己检查,我只负责签字。他极不高兴地说:“别人的妈妈都给检查,你怎么这么懒?”我给他讲道理:“不是妈妈懒,你想,如果我帮你检查了,你还会检查吗?考试的时候错了,谁又帮你检查?平时出小错,考试出大错啊。”并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叫他自己开动脑筋,实在不会做了告诉他该到哪里去查找资料。如某个生词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为了图省事,来问我,我叫他自己查字典,为了完成作业,他不得不一个笔划一个笔划地查。
过后,我在思考他不爱查字典的缘由,原来是对部首查字典不够熟练,往往查一个字要费老半天时间,要查的生字多了,别说孩子,大人也觉枯燥。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赛,列出生字,看谁查得快,我故意输给他,赢了的他兴趣盎然。玩了几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认为是麻烦事了。现在,他还主动帮同学查字典呢。
教子心得:
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不要太勤于指导,而要学会发现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于独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哪些是他能力达不到而需要帮助的。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11-20 17:50
爱催促孩子
俗话说,没有磨蹭的小孩,只有心急的家长。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孩子磨蹭往往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很多爸妈不注意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却只想用简单粗暴的催促方式去对待孩子。但是从目前来看,家长的催促行为收效甚微,孩子催一次动一次,对家长的“怨念”也加深了。到了叛逆期,孩子还喜欢唱反调,那家长岂不是更加痛苦?
也常常收到家长这样的反馈“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怎么办?怎么催都没有用”,对于这种普遍的教育问题,在此只能给最终的答案:不要当爱催促孩子的家长,这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对症下药比催促往往有效得多。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11-21 17:28
父母有格局,孩子才优秀
“格局,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构,它昭示着一个人的胸襟气度,也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直接反映”,父母的眼界与格局,决定孩子世界的宽度。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长远。
作为父母,不能只关心孩子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对孩子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在精神层面关心自己的孩子。
养育孩子,不是只有“养”还要有“育”。除了物质上的满足,父母更应考虑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拥有大格局的父母能创造各种可能,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看世界的视野和态度。成为父母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有大格局的父母不会把所有的劲都使在孩子身上,而是给孩子独立生活和思考的空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也不能急于一时。养育子女,让子女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光宗耀祖、挣大钱、买大房子,如果父母的格局眼界局限于此,孩子的格局也会受到限制。
父母要有大格局,就像纪伯伦在诗中所写的那样“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父母有格局,才能打开孩子的未来。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11-22 20:53
父亲在洗车,儿子拿起小石头在车门上划起来。
父亲见此大怒,拿起扳手就打了下去,后来儿子被送到医院,证实手指骨折。
面对父亲,儿子轻声说道:“爸爸,手指会好的,不要担心了。”
父亲内心无比自责……一怒之下,冲回去要把自己的汽车给砸了,他看见儿子划的痕迹:爸爸,我爱你!
佛家有云:“怒者,心之奴。”
别对身边的人发脾气,他们是最在乎你的人,也是你最在乎的人;不管心情如何糟糕,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说伤人的话,都不要随意发脾气。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11-23 20:47
鼓励孩子获得成功
对孩子不提过高的要求,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才会对学习有兴趣。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学会拼音和常用汉字后,可让他们给外地的亲戚写封短信,并请求远方的亲人抽空给孩子回信,让他们尝到学习的实际效用,这样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11-24 20:34
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
当家长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时,应该第一时间坚定而决绝地告诉孩子“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成长经历,当家长伤害了自己的心灵,而家长却从未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没有任何的反应与表示,甚至是搪塞、否认、狡辩。
对于孩子而言,尽管从辈分上,自己未能与家长平起平坐,但是孩子的心理上,常常有着一杆天平,自己在这头,家长在那头。
孩子往往渴望的是能够平等、真诚地沟通,而当天平常年失衡时,尽管家长看似占着上风,但孩子的心,早已跌入谷底。
如果说“对不起”是一颗救心丸,那么“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则是一颗定心丸。在孩子受伤时,“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的分量重如泰山,一是修复现实的创伤,二是给予了孩子希望。
这是一句一言九鼎的话语,假如家长总是不停地重复保证,却一直不停地故伎重演,那么孩子的信任也将随着这句话频率的提高而下降,其功效也将逐渐丧失。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11-25 20:31
教导孩子时用表扬代替批评效果会更好
改正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需要一个过程。但很多家长往往一看到孩子犯错时就会立刻进行批评指教,不给孩子留改正的时间,这样孩子便会产生挫败感,对于改正错误显得无力,时间一长,他们自己干脆就放弃了尝试,进而演变成家长们眼中的“越说越调皮”的“坏孩子”。其实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们应当调整自己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对孩子要够宽容,发现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时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11-26 19:39
老师放手不管,才是对孩子最严厉的惩罚!
孩子,你心中的“好老师”可能是这样的
绝对不会向家长“告状;
要求尽量宽松,从来不批评;
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视而不见。
孩子,如果你把纵容视作爱的话,那么,老师其实不爱你!
电影《老师·好》中的苗老师,可能就是你最不喜欢的那种老师。
他会直接抹掉女学生嘴上的口红,会惩罚抽烟的男学生,还会将别着斧头来上课的学生赶出课室。
可是当学生急需用钱时,他第一时间组织募捐;
当学生闹进警察局时,他尽力把他们捞出来;
当学生举着酒瓶砸向他时,他拼命阻拦,只是想挽回一个即将误入歧途的学生。
当初人人讨厌的苗老师,最后却改变了一整个班级孩子的命运。
如果苗老师撒手不管的话,“小混混”会走向不归路,“坏学生”会毁了后半生。
如果有一天,老师真的撒手不管了,那才是对孩子最严厉的惩罚。
不怕老师批评你,就怕老师不管你。
那些看起来绝情的老师,一定是打心底里爱着这群孩子。
可她不能因为孩子而妥协,而退缩,因为一旦失去威信,这个班级会散漫,学风败坏。
每个孩子都是一株幼苗,而父母和老师就是手握剪刀,掌握孩子未来的那个人。
只有爱,没有管教,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只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严师才能出高徒,孩子能否长成参天大树,少不了老师和父母的修剪与培养。
孩子,对你严厉的老师,你一定要心怀感激。
正因为期待你变好成才,她才会顶着种种压力和风险,去苦口婆心或大动干戈地管教你。
每一位为人师者的用心与深情,是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066888888
发表于 2019-11-27 19:13
关于吃饭:
1、吃饭少关系不大,不追着他,不吃就算了,一碗是基本量。不要求吃太饱,七分饱,够身体消耗能量就好。这样大脑皮层沟壑多,利于记忆等。
2、尽量培养孩子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能坚持最好),不要让身体积累脂肪、影响大脑。一定要把零食取了,用水果代替,每天必须吃苹果和香蕉,这两样都跟智力有关并有安神作用。
我一个医生朋友曾告诉我,千万不要强迫小孩子吃饭。小孩子是有几个生长发育期的,特别是青春期,饭量自然会增。如早早打开胃口,到发育期时他的饭量就过了,到青春期时你让他少吃点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