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阻击战疫情阻击战
我的家婆在给邻居送口罩。编者按:打好疫情阻击战,家庭是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家庭做好了自我防护,何愁战役不胜。为此,本报今起开设“疫情阻击战——我的家庭战场”专栏,通过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讲述每个家庭积极防疫的故事。请广大读者踊跃来稿,讲述你家里的防疫故事。
出去戴口罩,回来喷酒精、勤洗手,搞卫生,大扫除……疫情发生之后,紧张的气氛使我家变得更忙了。
我就更加不用说,布置学校的排查、消毒、值班、发信息、收信息、填表……即便不用去值班似乎也没有消停过!
“疫情又严峻了!又严峻了!”家公忽然的嘟囔打破了家的宁静,“茂名也有感染了,都是从疫情地回来的!大家都不要乱出门了,一定要记住戴口罩,一定要用肥皂洗手!”
“是呀,如果真要出门就一定要戴口罩!还好我们之前买了一些,不然连门都不能出!”家婆边忙着边从电视柜下面拿出了我很久之前买的口罩,口罩不算很多,除了一人一个N95之外,大概还有6盒60多个,都是一次性的外科口罩。
“妈,这些口罩你要放好,镇政府发了通知,现在出根子趁墟没有口罩是出不了的了!”
“没有口罩就不能出门吗?现在口罩都断市了,想买都没有,那些没有口罩的村民那怎么办。”“我们邻居好像有好几户都没有听他们说过买有口罩的!”“万一他们要去根子墟买东西怎么办,就不能去了吗?”家婆着急的唠叨了起来!
“没有口罩是不能出门的!预防重于泰山!”
“要不,我们把剩下的送一些给那些没有的邻居吧!不然,也是一种浪费!”家婆声音不大而且还有点弱,但我们都听得清清楚楚!一次性的外科口罩,现在市面上不说要高价购买,就是你有钱也难买得到。现在一个七旬的农村老太婆,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有如此觉悟,实属难得,我们齐刷刷的把目光落在了家公的身上。
“那你带着口罩去看看谁家要,你就给他吧!”家公很是赞成。于是,我和家婆戴上口罩,拿着余下的出门了。
果不其然,村里真的有好几户因没有买的或买不到等种种原因而没有口罩的!接过口罩,从大家眼里流露出来的那种感觉,一种感动油然而生!眼前的这个老太婆真的了不起!
“奶奶,你要出门吗?我帮你戴口罩!”“奶奶,我帮你喷酒精!”“奶奶,不用担心,病毒很快就过去了的!”“奶奶……”每天安慰奶奶,成为了儿子的必修课!“看,今天出院人数又增多了,接近两百了!”“宅在家里就是最大的贡献!”除了安慰奶奶,他每天都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我知道他这是自我安慰,作为一名即使是面临重大考试,仍然球不离手的资深的篮球爱好者来说,能如此安稳宅在家里,真的难得,更何况村的篮球场就在我家屋后,不到十米之隔!每次我看见他盯着篮球场,我都觉得他的手直痒痒!我问他,为何不打打,他说:“我一下去不就会招来一大队球友吗,这和聚会有什么区别!还不如在家看看书,做做作业,把自己落下的科目补上去!”后来,还真的自己在网上报了个网上学习班,每天通过上网学习!这也是我没有想到了!
儿子的爸爸也没闲着,除了在校值班,剩余时间就到村里,到桥头,到红荔阁去帮忙值勤了。虽然也潜在着危险,但他说得对,“一个人危险总比大家危险来得好!”
看着大家这样积极地主动的参与到抗疫战中,我自然也不能拖大家后腿。在老公的支持下,我参与了镇的防控宣传。结合我镇的防控工作需要,用我们根子的方言“崖话”录制了《致村民的一封信》,通过村委会的广播站进行广播,然后又录制了许多“崖话”标语,通过车进村进行流动性广播。
最后,根据高州电视台及我们根子镇政府的宣传需要,我又跑去桥头录制《根子镇防控三字经》。那天桥头除了守村口的,一个人也没有!没办法,我只好把我妹妹拉出来给我录音!为了使录制效果达到最佳,我脱下了口罩。可我妹又担心我,于是我录一次,我妹就给我全身喷一次酒精。录制结束后,我觉得我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浓浓的酒精味,十足像个喝醉了的人!
我想若干年后,当我们再一次回忆这个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很怀念它,一定觉得这是此生最难忘的一个春节!因为这个疫情,我们收获了更多的亲情、友情、爱情……有爱,我们就一定会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