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严把关 复工摁下“快进键”
众和化塑公司连续性生产装置连日来保持平稳生产。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丘立贺 摄
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记者了解到,自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工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企业迅速组织防控疫情物资生产,指导企业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全市企业复工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茂名3112家重点企业中,已开工企业1099家。
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企业发展,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同时不断给力企业健康发展。2月5日,我市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以“硬核”政策和真金白银,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等,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信心,帮扶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为做到防疫复工“两不误”,茂名各地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实行严管与帮扶并举,助力企业平稳复工、安全生产。
茂南区:严格落实“四个到位”、“八个一”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防止病毒扩散,茂南区根据《关于开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要求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6个联合督查组,于2月10日对20家复工复产企业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地督查。
督查组深入生产车间一线,了解企业生产运作状况,针对“四个到位”、“八个一”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仔细询问了企业到岗员工摸排、企业生产形势、防疫措施落实等情况,听取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随后还和企业员工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个到位: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
八个一:一报健康状况、一测体温、一戴口罩、一设隔离观察室、一致电、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次健康教育、一强化人文关怀
截至2月11日,该区企业疫情防控小组对366家企业进行备案,已复工326家,其中提前复工51家,正常复工300家,延迟复工15家。
电白区:严格执行“四坚持”、“五到位”、“六必须”
为做好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电白区有关部门提前制定了有关要求和措施,深入企业检查督促落实,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四坚持”“五到位”“六必须”,提前制定防控预案,加强人员排查和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厂区消毒,全面筑牢防控屏障。
“四坚持”:坚持每日全体人员体温检测进厂;坚持每日上班前、下班后消杀防疫;坚持每日对进出车辆、人员登记;坚持每日向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五到位”:企业进出车辆、人员名册,消杀台账记录要到位;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发放要到位;以车间、班组为单位的疫情防控知识宣讲要到位;企业职工疫情临时安置点设立要到位;企业、职工参与配合主管部门联防联控承诺要到位。
“六必须”:必须建立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必须制定企业复工生产实施方案;必须排查每名职工假期期间流动信息情况;必须创新方式,降低工作场所人流密度,采取倒班制保障满负荷生产;必须在员工饭堂设立分段分区错峰就餐机制;必须对生产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据电白各工业园区介绍,截至2月13日,在保障安全防疫的前提下,广东鹰金钱海宝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清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已复工复产。
高州市:“一企一册一团队”制度确保安全复工
高州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相关复工企业,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把外来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牢牢地管控住,做好实名登记、分散用餐、杀菌消毒、应急处置等各项防控措施,做好返岗员工入口关、排查关、隔离关、防控关,掌握每个员工的健康状况,确保复工复产科学有序。
同时,该市相关部门还帮助企业解决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打通防控疫情及生活急需物资运输的“绿色通道”,指导企业做好开工复产,督促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高州市工业园管理中心、金山街道办建立“一企一册一团队”制度。
每个企业对疫情防控情况都要登记造册,认真记录复工人员到岗、体温检测、防护措施等情况,每天上报企业疫情防控报告表。
每个企业落实一个管控团队,成员由金山街道办干部、高州市工业园管理中心干部、南方职业学校药学专业教师志愿者、企业联络员、医务人员、警务人员组成,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前期准备,以及落实复工后监管工作。
目前,该市共有规上企业232家,目前已有101家复工,复工率43.5%。101家复工企业应到岗工人7971人,实到岗工人5036人,返岗率63.2%。
信宜市:“1精准服务 3严格”助力复工复产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信宜市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谋划复产复工,全面部署做好相关工作。
按照点对点精准服务要求,科工商务、人社、应急管理、园区办等相关部门积极上门服务,督促指导企业做好复产复工工作。
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明确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到“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四个到位。
严格防控,企业购置测温仪和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杀用品,对厂区内生产、生活、办公区域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理,防止病毒传播蔓延,确保不留死角、不漏盲区。
严格执行全体员工全时佩戴口罩、分散用餐、单间住宿等规定,确保万无一失,有序复工。
截至2月14日,信宜市已有1104家企业(含持续生产)实现复产复工。
化州市:坚持“四举措”助力复工复产
化州市坚持“四举措”,扎实做好疫情期间急需提前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企业顺利复工生产。
一是实行“一企业一专班”。
二是精准调查摸底。
三是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四是认真落实防控措施。
截至2月14日下午,化州市已有98家企业复工。
高新区:“五到位、五强化、三步走”体系有序引导
当前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以及各个职能局组成的企业复工复产现场核查小组,正按照高新区建立的“553”体系,即“五到位、五强化、三步走”制度,引导辖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五到位”:即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防控方案制定到位、员工信息摸排到位、防控物资准备到位、安全生产保障到位。
“五强化”:强化健康监测、强化封闭管理、强化就餐管理、强化教育宣传、强化应急预案。
此外,茂名高新区还分类别多举措提供保障服务,实行“三步走”体系:必需行业提前复工一批;条件成熟按时复工一批;充实资源实现全面复工。
据悉,截至2月10日,经核查工作小组现场核查合格后,高新区已复工复产企业37家。
滨海新区: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做好“服务 指引”
积极稳妥推进复工复产,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连日来,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确保在加强疫情防控和安全的前提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认真做好企业复工复产核查备案工作,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成立茂名滨海新区节后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压实新区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对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指导,收集企业的复产复工资料。
成立针对部分区企业复工复产现场核查小组,现场督察企业是否按规定准备疫情防控物资和应急隔离场所,搜集反映企业复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助企业做好返工人员排查,督促企业员工按规定佩戴好口罩、定时测量体温、错峰就餐、居家医学观察和禁止扎堆聚集聊天等防控工作。
从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和落实企业防控疫情主体责任等5大方面进行了细化,为企业开展备案工作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指引。
截至2月14日,滨海新区区属重点企业已复工2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2家,重点工程项目、建筑工地等企业已复工4家,镇管企业已复工23家。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昌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