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88888
发表于 2020-7-2 18:19
若青春只顾疯狂,卑微就越来越近
孩子,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
现在的孩子津津乐道于几个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用于堵住家长苦口婆心的嘴。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发现,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与底层。
现在有些孩子谈到读书,谈到吃苦,犹如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一帮不学无术的女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姐妹,以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
他们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妆品、想的是网上购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韩剧;
而一帮无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哥们儿,以为有了哥们儿就有了天下。他们在一起逃课、抽烟、打扑克、玩游戏、看玄幻甚至约架......以为这就是疯狂,这就是该有的青春。
他们看不起那些不会化妆、不会打扮、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好学生。还骂那些好学生是书呆子,骂他们傻,只知道读书,
殊不知,两三年后,好学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华北大,而他们却要考虑去三本,去高职高专甚至考虑要不要南下打工。
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但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066888888
发表于 2020-7-3 22:03
懒于接送——独自走路去上学
虽然很多孩子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的,虽然他爸刚开学时送过他几次,但我从不接送,因为儿子从家到学校最多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只需穿过一条马路,来往的车辆也不多。在给他讲了安全知识后,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练轻功”。
有一晚,他没按时睡觉,次日起来迟了,要我骑车送,我故意说,我自己上班要迟到,来不及送。他气得一边跺脚一边小跑去学校,结果因迟到被罚扫地。我知道他最怕老师罚了,所以只有让他迟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训,改正晚睡的毛病。果然,以后总是一到8点半就上床,准时睡觉,保证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习惯难以形成。
教子心得:
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养成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
066888888
发表于 2020-7-4 19:09
无条件养育,意味着他(孩子)不欠你任何事情,你也不是为了他的缘故。你明白你做这件事情纯粹是为了‘你自己’。你这么做,仅仅因为你爱他们。那是一种全属‘一己’的行为,却是无条件的爱,这是值得一再重申的真谛。
无条件养育,意味着我们愿意尊重孩子做出的决定,孩子有权利为他的人生做出选择,他更感兴趣于哪个部分的外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放手,是孩子学会自我负责的最好方式。
但是,无条件养育不是放任和溺爱孩子,所以不是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我们不去操控孩子的行为,但不是说我们就得委屈和牺牲为人父母的需求。
066888888
发表于 2020-7-5 19:02
“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其实,管得太少和管得太严的父母在我们身边都不少见。一般溺爱孩子的父母认为,孩子要面临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趁着现在还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放纵孩子一下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影响。而太严格的父母则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不从生活细节上管教孩子,以后怎么让孩子在社会上立足?
这两种观点听起来都有些道理,但问题就出在这些父母处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综合考量,而是在“爱孩子”与“立规矩”之间做起了单选题。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必然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过度爱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没规矩,不懂礼貌不懂尊重;后者则让孩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家长们有必要认识到:规矩和爱本来就是统一的。
家的本质是内心的归宿,需要的是真诚的关怀和亲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儿和同理心。
066888888
发表于 2020-7-6 16:37
母亲情绪柔和,孩子才能有主见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做事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好像墙上的芦苇,迎风就倒。
没有主见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环境的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发挥重要作用。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情绪稳定,用询问倾听代替强势权威更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变得有主见。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最长,倘若母亲情绪暴躁,动辄打骂指责孩子,孩子就会在内心生出惧怕,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表达,久而久之就不会自己思考,变得没有主见了。
在宋家三姐妹的记忆里,母亲永远都是柔和的,她从不会疾言厉色的命令,也不会大喊大叫的狂躁,正是因为母亲情绪的稳定,才能使孩子们个个有主见,个个有成就。
066888888
发表于 2020-7-7 16:20
小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他们之间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他们争吵也好,打架也好,我觉得都是他们的事情,父母千万不用掺杂于孩子们之间的“冲突”。
小孩子,打完就打完了,一点也不会记仇,不过5分钟又玩到一起去了,而大人往往就不是这样。
同时,大人也不应该过于用“言语”上去“教”孩子对付这种事情,能做的,就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066888888
发表于 2020-7-8 18:42
乐观积极的家庭
有专家发现,孩子的性格越好,各方面都比同龄人更出色,将来也更加优秀。
父母的积极乐观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让孩子保持乐观,积极面对所有困难与挫折,学会笑着面对生活,幸福感十足。
父亲陪伴越多,孩子性格越好,逻辑越强。每个家庭都应该营造和谐欢乐的氛围,让孩子发现生活的美好,学会热爱生活。
066888888
发表于 2020-7-9 19:55
家庭教育的十把刀,你无意中使用了哪几把?
第1把刀:太多的关爱 , 使得孩子不知珍惜;
第2把刀:太多的唠叨,使得孩子逆反对抗;
第3把刀:太多的干预,使得孩子缺乏自主;
第4把刀:太多的期望,使得孩子难以承受;
第5把刀:太多的责备,使得孩子失去动力;
第6把刀:太多的迁就,使得孩子不知约束;
第7把刀:太多的在意,使得孩子要挟家长;
第8把刀:太多的享受,使得孩子不知节俭;
第9把刀:太多的满足,使得孩子缺乏快乐;
第10把刀:太多的溺爱,使得孩子不能成长。
066888888
发表于 2020-7-10 21:20
父母有品质的家庭
著名作家、教育家斯宾塞说:
“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
但每一个父母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行。把这些给孩子吧,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
是的,世界本就不公平,给与孩子的条件,也会不一而足。
但有一样东西,是每个父母都可以给的,那就是人品。
而这世间所有的关系,无论始于什么,最终都会落在人品上。
父母的人品不同,带给孩子的,可能是迥然不同的人生。
一位网友,分享了关于父母的故事:
爸妈不是什么厉害人物,只是卖牛肉的小贩,但我家的牛肉总比别人家贵一块。
小时候,我对这个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菜市场里其他几个商贩都在牛肉里注水,一斤肉二两水,虽然便宜了一块,但能多挣不少。
我不解的问父亲,为什么咱们不注水。
父亲摸着我的头说,做人要厚道,不能昧良心。
再说了,谁也不傻,你昧了良心,丧了人品,以后谁还敢找你啊。
后来,我发现菜市场里的商贩来来去去换了好几拨,但自家生意永远是最好的。
父母虽然都是普通人,不能给我优越的条件,但他们的为人和品行,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里。
托尔斯泰曾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如果你的孩子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真没家教!”
而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也是父母种下的根源。
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真正能让孩子成材的,是与他为人处世有关系的人品......
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
066888888
发表于 2020-7-11 19:37
归属法则:
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这条看起来是不言而喻的,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创造健康环境?但实际上也不尽然,有些家长有此心却不懂如何做。
比如,过分溺爱娇惯顺从孩子,由着孩子瞎吃瞎玩,不锻炼不劳动,养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家长之间有矛盾经常争吵,也是很不正常不健康的环境。破碎家庭、长期分离的家庭更让孩子缺少归属感。
如果家庭变化不可避免,家长要用正面的健康的方式来安慰疏导孩子,而不可采取疏于管教或溺爱或过分严厉等极端措施,更不能因家庭破裂而迁怒于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