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丁香 发表于 2012-1-23 21:02

形,质,韵,势

形,质,韵,势 书法之道,求形,质,韵,势也。 四项结合妙,方为好书。 初学,求形以古为象,及精熟,眼界渐宽,形随心而生。 此心是真心的精神世界,此世界丰厚或贫薄,皆由修为所得。修为之道,难于述说,一般为德与学,德为心性之善;学为学养之厚。 求质,即笔画(线条)的质感也。线条的质感,具力度,内含及变化,一条线条使观者赏之不透。质感从何而得?书家之临习功夫;书家运笔的技巧(笔法也)。无持久的临习吸纳,线条无法达至稳,厚,健及精熟;其中笔法至关重要,笔法的灵活掌握,是书法高度的前提。 初求质,当在“慢”字下功夫,运笔不可过快,过快会浮,飘,燥,留影不留笔,难于留心。只有以真心感受线条的律动,做到笔笔到位,力才能尽至,产生妙不可语的质感。 初学书,须以正书临习为主,所谓正书,乃篆,隶,楷,魏,只有能静,动起来才有规不违。时人学书求速,常于行草取捷径,须知无正书功夫,行草书线条质感必弱,更何况高境呢? 质感之求,当以中锋运笔为主,无中锋,骨力不具,仿如大树无根,必易于倒塌;具中锋,次求侧锋,侧锋取妍,丰富字之姿态。墨法不可忽视,一根厚墨从两边渗出,形成骨肉之味,骨肉既生,线条质感自然强;至于书之灵魂,乃书者真心倾注于其中也。 无论墨法的枯与浓,皆要求质感强,浓墨时,运笔要快些,令墨水的流动不会滞;枯墨时,运笔要慢些,力蕴其中,疏而不杂;否则,枯笔容易浮,燥,飘,软弱无力,精神泛散。 质强,求韵。韵者,气韵神彩。此韵不是从临帖中来,须广读法帖及群书,学问的积厚,自然书作文意溢然。所谓“胸有诗书气自华”,“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也。书法与写字不同之处,就是情愫的注入,没有创作的灵感,所书乃为匠字,不能直达观者之心。 势者,气势也。势须书者胸怀坦荡,心量广阔,由书家之性情,胸量起作用。如毛泽东,张旭,怀素,其书气势磅礴,尽从胸脯来,不是语言可以表明也。

大吉也 发表于 2012-1-23 21:12

RE: 形,质,韵,势

学习了

蓝宝宝 发表于 2012-1-24 00:12

学是学了,但还不明白,会再来学的。。。

“珊珊”来迟 发表于 2012-1-24 10:54

我语文水平好差滴,怎睇怎学都矛识{:soso_e127:}{:soso_e127:}{:soso_e127:}

零丁香 发表于 2012-1-24 14:49

蓝宝宝 发表于 2012-1-24 0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是学了,但还不明白,会再来学的。。。

呵呵,专业性是有点强

零丁香 发表于 2012-1-24 14:49

“珊珊”来迟 发表于 2012-1-24 1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语文水平好差滴,怎睇怎学都矛识

您文章写得那么好,不信差也。

林微寒 发表于 2012-3-21 11:51

{:soso_e181:}

严金元 发表于 2012-3-25 23:48

好理论,顶级,大收获。谢谢了!{:soso_e17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形,质,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