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40|回复: 1

高材生渴望被包养,中国教育应该反省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2111

帖子

6983

积分

【阳光365】版主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6983

志愿者爱心勋章

发表于 2014-9-1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渴望被包养几乎成了时髦语言,白领渴望、作家渴望、农民工也渴望,其目的就是不想太劳累,又要过富足的日子。女人被包养被说成是小三,男人被包养自然成了软骨头,那么大家一定会问,这些渴望被包养的人,难道就没有一点自生能力,没有一点文化修养吗?
中国教育在做什么?在育人。老师们肯定会这样回答,还会说不一定个个都是人才,有少部分还是会成为软骨头。也有人说,他们已经走出了校门,师傅教在身,修行靠个人,品德败坏不应该归结到教育身上。教育显得很伟大,但它的责任期限是有限制的,能不能教出一个好学生来,那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么教育在做什么?行政教育是否已经形成了改革,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曾有一位老师就抱怨的说,天天都忙着去政策了,哪有时间教书。
为此推论:
一,大学生学会了爱情,抛弃了知识;
自由了,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这种理想并非为中国崛起而读书,中国已经崛起了,他们要做的是,找个好对象。遇上一个大学生的母亲,在电话里问女儿:“有喜欢的人没?”回答是整个班级都很差劲。貌似现在的大学生是为了相亲而上学,而父母也习惯了。倘若某个女生被富翁包养,估计她的父母还会高兴得睡不着觉呢。
大学成了什么,成了婚姻介绍所。
可不是,这边两人手拉手往宾馆走,那边林荫道下彰显接吻本色,文化也就是在爱情中诞生了,父母的心血也就在这样的浪漫岁月中逝去了。大部分同学都玩这个,不玩的就是玻璃,就是弱智。
二,中国教育只有数量没有质量;
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如果论量,中国教育看似一片繁荣。用教育部长周济的话说:“1949年,全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到2008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初中毛入学率达,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
中国的教育模式是将所有的受教育者都培养成一个人,一个只有一种思想一个大脑的人,像机器一样,被一个终端控制着。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乃至独立的能力都被从小剔除了。教育的目标也不是助其成长,而是上好学,赚大钱,做大官。说白了中国的教育从一开始功利性太强,意图性太明显,灌输性太重,直接导致六十年中国教育的完全失败。正常教育下出来的人应该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我们教育出来的人们只有一个思想,只有一种精神。这种可悲的情形怎么可以说成是一种成功?
中国教育应该反省,反省为什么教出来的是一帮“小三”和“软骨头”,反省为什么会有人指责,反省制度问题,反省反省再反省。
欢迎加入博爱队Q群:240210871,博爱公益热线:排哥13542353756
发表于 2014-9-11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犀利
越努力越幸运关注大茂网,分享生活,留住感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8-8 08:45 , Processed in 0.089514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