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信宜白话历史悠久,至少在宋朝已成熟稳定下来,流传至今。信宜市除了信宜话和涯话之外,还有容县话和思贺话,其中涯话又分为大涯和小涯话,下面我们总结下讲信宜方言的人数。你说的是什么话?信宜话起源古百越话,古百越话与后来的中原古汉语溶合后,续步形成了白话,白话在唐宋时代基本成形,白话须然吸收了中原古汉语的单音单字及组词语法顺序,也保留了大量古百越话词语及语法顺序。
以音译的信宜话为例:
信宜话:匿侬去嘘定嗲?讲嘢又矛听,不通学人揩身矛闩门,捰只水桶去魅水?一或 匿侬去跳磡头嗲?
翻译:这孩子去哪里了?说又不听,学人洗澡又不关门,拿了个水桶去潜水?你这家伙去跳悬崖了?
《后汉书·南蛮传》:“﹝ 槃瓠 子女﹞衣裳班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信宜话古百越话遗风尤存,多带“嘘”“哩”。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对古岭南语言多有描述:
风土门·074 方言
方言,古人有之。。。。。。至城郭居民,语乃平易,自福建、湖湘,皆不及也。其间所言,意义颇善,有非中州所可及也。早曰朝时,晚曰晡时,以竹器盛饭如箧曰箪,以瓦瓶盛水曰罂,相交曰契交,自称曰寒贱,长于我称之曰老兄,少于我称之曰老弟,丈人行呼其少曰老侄,呼至少者曰孙,泛呼孩提曰细子,谓慵惰为不事产业,谓人仇记曰彼期待我,力作而手倦曰指穷,贫困无力曰力匮,令人先行曰行前,水落曰水尾杀,泊舟曰埋船头,离岸曰反船头,舟行曰船在水皮上,大脚胫犬曰大虫脚。若此之类,亦云雅矣。余又尝令译者以‘礼部韵’按交址语,字字有异,唯“花”字不须译。又谓“北”为“朔”。因并志之。
又如:
风土门·075 俗字
广西俗字甚多。如,音矮,言矮则不长也;,音稳,言大坐则稳也;奀,音倦,言瘦弱也;,音终,言死也;,音腊,言不能举足也;仦,音嫋,言小儿也;,徒架切,言姊也;闩,音,言门横关也;,音磡,言岩崖也;氽,音泅,言人在水上也;,音魅,言没人在水下也;,音胡,言多髭;,东敢切,言以石击水之声也。大理国间有文书至南边,犹用此“国”字。国,武后所作“国”字也。
信宜地处粤西,宋朝曾被广南西路领辖,方言及俗字至今运用,如:“箪”“罂”“契”“寒贱”“老兄、老哥”“老弟”“老侄”“孙”“细仔”“懒惰”“行前”“落水”“水皮”“矮”“奀”“腊稳”“仦”“姐”“闩”“磡头”“魅水”“胡须”“唪声”等等,均与《岭外代答》所描述相同,信宜白话至少在宋朝已成熟稳定下来,流传至今。
信宜话因地处山区,发展相对封闭,明、清时期移民涌入多为贵子、平塘、怀乡、钱排、合水、新堡、思贺一带新图地区,盛行罗旁白话与客家话,山区阻隔,对信宜白话冲击不大,信宜白话没有什么变化,因而乡言土语,俚音十足。
古百越话又系粤语嘅基础,粤西桂东白话同信宜话囗音相同。
信宜方言有:
(1)信宜话 属粤语高阳片,有23个声母(含零声母)、56个韵母和9个声调。分布在黄华江西侧东镇、镇隆、水口、丁堡、北界、高坡、池垌、金垌、朱砂、安莪10镇,原迳口镇大部,旺沙、怀乡、白石、大成4镇的黄华江以西地区和以东的少量地区,贵子、茶山、洪冠3镇部分地区,使用人口90多万,占70%。
(2)容县话 属粤语勾漏片,分布在与广西容县毗邻的原迳口镇3个村委会。
(3)思贺话 属粤语,分布在思贺镇大部分地区。
(4)涯话 分布地域1500平方公里,使用人口约30万,占20%。分两种:大涯(较纯正,跟梅州客家话发音基本相同)主要分布在钱排、合水、新堡、平塘4镇;小涯主要分布在贵子、茶山、洪冠3镇大部分地区,旺沙、怀乡、白石、大成4镇黄华江以东大部分地区及思贺镇部分地区。钱排、思贺两镇的有撮口呼音[y](就是普通话和粤语的“鱼”字的韵母)。
信宜县在广东省西部,南面是高州,信宜话有许多地方和高州话相似。
信宜话和广州话有许多共同点。就声调而言,信宜话和广州话一样,单字调分九类,人声也有[P tk]收尾,音值也比较短促。不过信宜话有许多实词要变音。广州话虽有变音现象,但远远不如信宜话那么普遍,那么有规律性。信宜的粤语,发现其名词有“大称”和“小称”之区分,动词有“长时体”和“短时体”之区分,形容词有“轻”和“重”之区分,其“称”、“体”和“级”通过“变音”、“重叠”、“缀加”来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