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高校校园里贴着招暑期工的广告 记者 吴昊摄
茂名新闻网讯 随着各大中学和高校陆续放假,许多学生开始计划自己假期节目,既能锻炼自己又能赚钱的暑期工则成为了许多学生的一个选择。但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商家以“假期实习”、“社会实践”等名义,非法组织或介绍社会经验尚浅的学生外出务工,并通过不法手段欺骗学生的钱财。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和个人权益的前提下通过暑期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呢?
○采访
暑期工传单校园随处可见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内部分学校了解学生打暑期工的情况。首先,记者来到了茂名市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假期来临,许多学生已经开始筹划假期的安排,与平时热闹非凡的校园相比,此时校内的坏境十分幽静。 记者在该校某男生宿舍楼见到,有学生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校园,而有少部分学生则选择了推迟回家的计划。 “我打算出去打暑期工,大概八月下旬才回家。”大二学生小张告诉记者,利用暑期打工的同学不在少数,他认为打暑期工或者外出实习可以锻炼自己,开拓视野。
记者在校园走访时看到,在学生宿舍楼下、学校过道宣传栏等地方张贴着许多关于招聘暑期工的告示,招聘暑期工的企业主要以珠三角的工厂为主。
○调查
学生忧虑多怕上当 告示旁有几名学生围聚在一起讨论,“待遇还是过得去,但工作时间有点长了。”“工资最后会不会拖欠啊?”“这个工厂听都没听过,不知道是否可靠啊!” 小李是一名就读于广州某高校的大一学生,对于暑期工,之前一段不愉快的经历让他内心五味杂陈。他告诉记者,去年高考结束后,为了打发假期时间,小李在好友的介绍下来到了佛山某电子厂打工。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让小李苦不堪言,但让小李感到最无奈的是,厂家经常会以各种理由克扣小李的工资,“有时候是操作不当,产品不达标,有时候是迟到,有时候是宿舍卫生检查不达标。”据小李介绍,两个月下来被各种克扣后,领取的工资离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萌生退意的小李只能无奈辞职返乡。
○建议
签订合同要看清 为了进一步了解暑期工骗局以及学生外出打工如何保护自己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该局劳动监察科科长陈宽对该类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陈宽表示,学生实习一般要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要求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应当经学校同意。暑期工不是《劳动法》所关注到的问题,一旦学生某些权益受到侵害,很难获得有效维护。对于暑期工骗局问题,陈宽从学生和企业两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首先,学生参与暑期工,必须要学会保护自己。一是见工时在没有确定用人单位的正当性和自己是否合适前,不要随便在合同等文件上签名,签名前一定要看清楚条款;遇上广告中强调待遇优厚、工作轻松的,要特别小心;有的公司只有电话而无名称,也应当注意;去面试、应聘时,最好有同学、亲友陪伴。二是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在订立打工协议时,要提防以下几种合同:口头合同,因为无字据为证,一旦发生利益纠纷,学生利益很可能受损;一边倒合同,合同内容偏向用工者;简单合同,内容简单、含糊,缺少必要的细节约束;生死合同,要求打工者“工伤自理”;抵押合同,要求打工者把一些证件、财产抵押给用工者。三是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打工时,要注意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有违法的行为,是否有危险性,公司是否稳定,证件切勿随意让人使用,同时应当事先和打工单位谈好薪金、工作时间。要保存好收款收据、推荐函等材料,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人身安全或者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拔打110或者12345政府热线求助,也可到当地公安部门报案或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 针对企业,陈宽认为,用人单位要依法规范用工。首先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娱乐场所不得招用未成年人;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二条,用人单位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其次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建立录用人员核查登记制度、工资支付制度等。再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要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工资,不得拖欠或者克扣。最后,用人单位安排加班,要按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费,不能超时加班。
骗局看真D
业内专业人士提醒学生外出打工必须注意个人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多年总结,目前较为常见的暑期工骗局主要有如下种类: 拖欠或克扣工资。一是当下社会的部分用人单位招聘暑期工没有和学生签订书面协议,而是口头协议,往往出现上岗前承诺高薪,结算时以各种理由克扣工资的现象。二是工作结束后,用人单位往往以没到工资支付周期而不及时结算工资。 收取押金、抵押物。上岗前,学生往往被要求缴纳押金,或被收取身份证、学生证作为抵押物。交钱后,招聘单位又以种种理由让学生回去等候消息。有的用人单位在学生打工结束后,以扣留身份证、学生证相要挟,拒付薪金。此类押金还包括资料费、登记费、服装费和培训费等。 遭遇“黑中介”。 非法中介将黑手伸向校园,不少学生学生被非法中介机构利用,做他们的招工代理,在同学之间组织学生外出打工,惨遭非法劳务中介层层“卖猪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