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5|回复: 0

调查报告称民众对社会事件过激反应概率下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0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京华时报讯  近四年来,社会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广大民众最关心的社会事件是什么?“民众社会心理变迁(2012-2015)——影响民众心理的年度十大社会事件”调查报告日前发布。其中,民生问题最受关注。
这份近四年民众社会心理变迁调查报告是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市社会心理学学会联合发布的。从报告来看,民众最关注的始终是民生问题,远远超过政治类、经济类以及其他类事件。由此说明,民众最关注的、或者对民众影响最大的始终是民生问题,尤其是涉及民众基本生活或社会根基的事件。而且,民众更多地关注事件后续发展结果能否令人满意。
不过,就单一年份而言,政治类事件和经济类事件的影响不容小觑。以2015年为例,政治类事件和经济类事件占到全年事件总体数量的50%,报告表明,民众对政治经济类事件的关注热情与日俱增。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崔丽娟认为,从调查来看,民众对于重大事件的反应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平和的状态。从认知一致性来看,民众主体已经具备了分辨是非、能够进行自我判断的能力,因而对社会事件的情绪感受、正负利弊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行为比例来看,民众对社会事件的反应趋于稳定,出现过激或极端行为的概率有所下降,更多是关注事件后续发展所带来的结果能否令人满意。
调查报告表明,现阶段民众对社会热点事件的了解均以网络途径为主,如微博、微信等移动平台。这些平台的信息发布存在即时、便捷的特点,但是也存在消息来源不可靠、传播虚假新闻等不利因素。通过网络途径爆料的既包括了积极事件,也包括了消极事件。
东方心理研究院副院长郑葵在解读调查报告时表示,社会事件对民众的影响往往存在积极或者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怎么样将事件本身的消极属性转化为事件后续处理结果的积极影响,是需要引起有关部门反思的。(央广网)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16 12:22 , Processed in 0.303864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