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1|回复: 0

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5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2016年6月20日,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暨哈克文化人文历史纪录片开机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宾馆举办。本届研讨会由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来自联合国中亚考古队、纽约大学、北京大学、KIP 国际学校、故宫(微博)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博物馆等近3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为哈克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建言献策。

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海拉尔区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杨国宏发言

  会议主办方代表,海拉尔区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杨国宏认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旨在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继续弘扬哈克文化,扩大哈克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哈克文化的国内外学术价值,为推动哈克文化发展助力。最后表示希望通过借助北京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汇集哈克文化考古与研究的精英学者,调动中央级媒体的力量,采用学术与经济开发相结合的方法,打通呼伦贝尔文化旅游资源与市场对接的通道,使哈克文化的研究工作具有国家高度和国际视野。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对哈克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广泛宣传,使哈克文化的影响更加扩大。今后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要进一步加强对呼伦贝尔和海拉尔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为哈克文化遗址博物馆的提升做出积极的努力。
  呼伦贝尔市文新广电局局长闫传佳就哈克文化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要在服务大局的背景下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创新。同时认为中国哈克文化对草原文明的源头和早期人类活动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和传承好哈克文化是呼伦贝尔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借助召开哈克文化研讨会的契机,通过拍摄哈克文化的人文纪录片,宣传推介哈克文化,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和资金。打造出哈克文化品牌,将厚重的草原文化历史内涵变得更直观、更易懂。同时可以借助国际国内研究成果,联合俄蒙共同研究和开发草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帮助民族地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推动呼伦贝尔草原文化、旅游的发展。

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全国工商联第十届副主席、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理事长沈建国发言

  全国工商联第十届副主席、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理事长沈建国认为,哈克文化是国际古代文化领域研究中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对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自信均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未来从国家软实力的角度促进哈克文化的学术研究,加强哈克文化研究的协同创新和理论发展,推动哈克文化的国际交流,挖掘哈克文化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

意大利前外交部副部长Famiano Crucianelli(儒耐立)发言

意大利前外交部副部长Famiano Crucianelli(儒耐立)发言

意大利前外交部副部长Famiano Crucianelli(儒耐立)发言

  意大利前外交部副部长Famiano Crucianelli(儒耐立),提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推广,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分享了地方文化推动区域发展,带动区域产业提升的国际化案例。并对哈克文化如何促进海拉尔发展,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提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积极建议。认为文化遗产和文化不应该变成沙漠中的一座教堂,或者一个孤独的歌唱者,而是应该成为一场交响乐会,整个地区内的各个乐器——各个部门共同参与。最后强调保障地区的文化与教育、处理好文化与发展的有机关系是每一方土地传承记忆,走向未来的基础。
  哈克文化对中国文明最早起源意义重大
  哈克文化是史前文明的代表,尤其其出土的玉器,制作非常精美,工艺高超,虽然历经几千年历史风霜,却显示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生产力和审美力。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著名玉器专家周南泉先生认为:“哈克文化的玉人面可能是已知考古发现中最早的高等级玉人面。哈克文化玉器的价值非常大,需要更多考古发掘以进行研究。”
  哈克文化诞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因主要出土于海拉尔区哈克镇而得名。哈克文化1985年被发现,2002年正式命名。这是由中国人独立发现的原始文化类型。
  2004年,经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和海拉尔文物管理所合作对哈克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发掘。从遗址出土陶片中提取碳沫进行测年,得知遗址最早的年代为距今7710±40年,并且遗址上层包含有青铜时代、汉代前后、隋唐时期及其之后的文化遗存。
  专家认为,哈克遗址是呼伦贝尔草原地区难得的一处早期先民及古代游牧民族遗留下来的聚落遗址,对研究北方草原地区早期文化和古代游牧民族的发展壮大,以及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虽然哈克文化发现时间非常短暂,出土文物也并不丰富,但是从已知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文化的重要性非常显著。哈克文化不仅是中国史前细石器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对于中国文明最早的起源、神话时代的认证,尤其是玉器文化的源头,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证明。
  哈克遗址是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论
  哈克文化命名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赵越从原始居民人种、自然环境、哈克文化玉器三方面论证了哈克遗址是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论。首先提出哈克原始居民属于北亚蒙古人种,考古研究已确定扎赉诺尔古墓群是汉代鲜卑人的遗存,谢尔塔拉古墓群是公元九世纪室韦人的遗存,说明哈克组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因素在呼伦贝尔草原可能延续到隋唐时期室韦民族,而蒙古民族的族源正是蒙兀室韦,其上源可追溯到鲜卑东胡及至新石器时期的哈克先民。其次呼伦贝尔自然环境决定哈克先民的经济形态,从距今8000年哈克文化早期,到公元十世纪这7000多年间,呼伦贝尔细石器遗存从未间断出现。而细石器正是渔猎经济和畜牧经济生产、生活的器具,呼伦贝尔地区大森林、大草原、大湖泊,多河流,多湿地的自然环境,造就养育一代代森林狩猎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 最后通过展示哈克博物馆馆藏出土玉器论述了哈克文化玉器是最原始的玉器,都是工具和兵器,区别于“红山文化”出土物。赵越提出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结果,哈克原始居民所创造的文化是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重要组成部分。
  主办方希望,未来通过对哈克文化的深入研究,让陈列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并积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国哈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使哈克文化成为提升海拉尔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文化源泉。

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首届中国哈克文化国际研讨会合影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8-17 03:52 , Processed in 0.118917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