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回复: 0

明白高质量增长 - 2022年投资策略总结及2022年市场展2023/1/16 16:55:4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6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回顾2022,资本市场风格速轮动,反映出A股当前显著的结构性趋势。然而危中有机,多重因素驱使下,极具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层出不穷。长期以来逃离塔科夫ru辅助就有着不凡的发展速度,相信未来也是一如既往,势如破竹。


我们总结2022年投资策略回顾及2022年市场展望的精选问答,分享给大家。

Q1:11月回报超两位数,有择时的贡献吗,如何看待择时

-避免择时。投资策略上不建议太多择时。知行合一、坚持不做小择时,仅做大择时。长期看,在一个盈利增长的股市里,高频次的择时是在浪费现金使用效率。

-行业配置清晰。A股波动很大,年化波动率40%。在任何时点,七大景气赛道总有便宜和贵的好。止盈贵、配置低估,能持续创造。这里的大前提是,上述要在七大景气赛道里,一旦出圈策略可能不再奏效了,非景气赛道的便宜往往会更便宜。





图1五大需求催生七大行业机会

Q2:2022年对七大赛道的观点是怎样的,复盘看投资策略正确率如何

不市场的方向,更专注个股基本面。复盘看:

1)新能源

光伏:观点正确。3月份起看多逆变器、硅料等,6月份配置光伏上游设备。研究资源投入较超前,逻辑跟踪得比较透彻。





图2电动化增量赛道

资料来源:V、特斯拉、英伟达、中信建投

新能源车:观点正确。4月份看多新能源整车,抓住了当时估值合理、随后销量每月超预期的主线;10月份延伸至新能源车零部件,把握头整车订单的溢出效应,月报里也曾提到:小而美比大块头更性感。

2)新硬件:

半导体:观点正确,但波动大。5月份看多半导体,10月份根据季报做深度挖掘调仓,整个板块持续配置。半导体虽波动大,但从上游设备、IP、设计、晶圆代工、封测全链条看,坚定看多景气度比较高的链条前端。回过头看,把波动转化为了回报。





图3估值天花板提升——半导体设备

3)新消费:





图4后疫情蓄势待发——大消费

廉价航空:观点正确。两波年内小周期把握较准确,一次是在春节前的上涨,第二次是南京疫情结束后的上涨。具有一批秀的廉航,全民出行渗透率仍低(14亿人中仅有3亿多坐过飞机)、覆盖低线城市多(潜力大)、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强,虽然长期看多但疫情反复导致短期扰动大。

猪肉:观点正确。4月份转为看空。长期规模效应的降本逻辑通畅,但短期猪价见高。

矿泉水:观点正确。长期看,瓶装水桶装水渗透率速提高,企业护城河深,渠道和产品端规模效应难被逆转。



图5我国糖饮料市场规模预测2022-2027年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智研咨询、东兴证券研究所

食品饮料:观点正确。代糖行业,论赤藓糖醇(天然发酵)、氯蔗糖和安赛蜜(化工合成)、甚至阿洛酮糖(欧美主流、国内待批),来自元气森林、农夫山泉、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哇哈哈等饮料客户短兵相接抢夺0糖饮料市场,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大单;20-30的上游代糖企业估值还远未反应积极预期。

餐饮:观点错误。估值虽便宜,但过于乐观地预估了疫情结束时间。2022年重点关注餐饮,包括小酒馆、酒店等后疫情期间的“报复性消费”机会。

4)新医药:



图6高值耗材主要细分品类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高值耗材:观点暂未兑现。低估但增速仍、被集采打残的医药、体外检测、骨科、支架等头厂商,受医保降费影响低估明显。在市场已极度悲观的预期下,集采政策开始有供货上的副作用,近期集采政策趋于缓和,给企业合理利润,蕴含较大阿尔法空间。

疫苗:观点错误。长期管线良好但受疫情影响的疫苗企业估值低,疫情严重影响了疫苗全行业接种量,HPV、肺炎等主线收入严重受损。我们低估了疫情持续时间,行业仍在底部。

5)新基建:





图7我国风电以及海上风电累积装机量

风电电:深度研究中。新能源如风电装机过,电对新能源负荷法适配,针对能源波动性大、调峰难度大等特点,电需要改造升级,明年海上风电高效传输到内地的柔直电的建设均将成为新机会。

6)新软件:

软件:观点错误。长期看好国产替代,但估值较贵,全年未有明显投资机会。

7)新材料:



图8全球风电碳纤维需求

稀土碳纤维碳素电机:观点正确。直接受益于新能源车、风电;节能环保等对对电弧炉的促进等。

Q3:有哪些成功的地方,也有哪些失误和不足

成功的地方包括:

投研的时间分配理想。每个研究员覆盖前,一定要找估值合理的行业深度覆盖,避免投入大量资源到虽是好但估值贵的个股,避免浪费时间成本。比如,茅台是好,但年初2700时候做深度研究没有任何。

疫情对我们尽调影响虽大,仍秉承坚持现场调研的原则,在不行参加会、跟踪线上视频或会议,保持对和行业的密切联系。

可做更好的地方:

1)一些坚定看好十年的标的,没拿住。比如逆变器,从3月阶段性底部上涨近4,但我们在其1多时修改了看多观点。

反思有两点:首先,底部把握虽精确,但低估了未来确定性,对基本面的深度细节不足够强,导致拿不住;其次,对A股定价有效性还保有怀疑态度,遵循旧常识认为短期上涨必伴随情绪杀跌,没想到价格重估一次到位了。目前A股市场对未来看得足够远,也能给泡沫足够容忍度。

2)消费左侧布局。我们对国内疫情清零政策判断有偏差,虽然餐饮下跌了60%后开始看多,回头看还是左侧。不过不可惜,明年消费版块将继续成为重点研究领域。

Q4:新能源、光伏等高景气行业受追捧,很多人担心估值过高问题,我们如何看待

估值确高,但盈利确好,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加码。主要原因:

1)A股定价效率高了。目前投资者已较少炒作没业绩的烂,而关注增速的好,因此估值高。

2)估值高一定会带来风险。举一个身边的例子,去年估值高的白酒医药,增速下来马上杀估值,所以,新能源光伏甚至半导体,一旦明年低于预期,一样会杀估值。

3)明年到底会不会低于预期呢新能源车,有些分析师把2022年销量打到了800万辆,半年前这个预期才300-400万辆;同样,宁德时代电池产能算到了2060年,未来一旦股价调整,并非这些本身不好,而是预期太高。

4)怎么控制高估值的风险呢观点上明确增速和估值的匹配,但也需容忍或牺牲一定波动率换取回报。

首先,景气赛道坚决配置,从10年的景气周期看七大赛道,我们仍处于起点;其次,2022年,要研究透消费和医药,估值切换到了合理水平,对应的增速也开始更性感了,后疫情时期这个比较大的新变量将推动股价重估。

Q5:进入四季度市场热点轮动,似乎没形成一致主题,这会是常态吗我们投资如何应对

1)会是常态。目前没有增量资金,叠加A股定价效率在提高。对岸的美股也一样,放水就会普涨,不放水谁的盈利好谁涨得多。

2)应对方法。坚守好好盈利、只要估值的安全垫足够,早晚股价会匹配价值,此时时间就变成了朋友。淡化择时,力求要把波动率转化成回报,不承担效波动。很多科技股特征如此,盈利增长核心靠的是创新能力、盈利增长。

3)调整心态。今年港股腰斩、中概脚踝斩、A股K型分化,面对市场心态千万不能崩。团队整体需要有强有力的心脏,能扛事儿的团队才能获得奖励。

Q6:对明年市场怎么看,有哪些机会

除了之前提到的新能源、新硬件两大方向,还应重点关注:

-新基建:新能源装机增速,将必然带动配套跟上,充电桩、绿电适配的电都是景气周期的开始。

-新材料:各个领域的材料如碳纤维、永磁等国产替代速度极。

-新消费和新医疗:观点不变,后疫情和集采政策更加市场化将是这两个赛道估值重估的根本逻辑。

来源:宜信财富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图片来自络。若有侵权,请与本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8-22 01:18 , Processed in 0.080325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