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2|回复: 2

周镇宏贱卖化州中药厂,摆平法制日报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7

积分

青铜会员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12-4-9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荒诞的法制日报记者报道!!
注意红字部分!!!!


              
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对广东化州中药厂转制情况的调查 “放手”不“插手”“到位”不“越位”

 本报记者 邓新建

  本报于今年11月27日第五版以《化州中药厂被如此“并购”说明了什么?》为题,刊登了署名为“化州市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来信,反映“化州中药厂转制过程中存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广东省化州市委、市政府亦十分重视,立即组织调查。本着实事求是,对来信者、读者以及当地党委、政府和化州中药厂负责的态度,报社专门指派记者对来信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据化州市河西街道党委书记江源介绍,化州中药厂原是化州市河西街道办下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成立于1983年,由于长期经营管理不善和管理机制不良等因素,阻碍了该厂的发展。
  化州中药厂当时面临最大问题是GMP易地改造和通过认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凡是药品生产企业,都必须经过“药品生产质量规范管理”认证(简称GMP),这也是目前国内外药品生产企业必须达到的标准。根据当时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今年12月30日前,该厂如未能完成GMP认证的硬、软件建设和上报,到2004年6月将被取消生产经营资格,届时该厂将不复存在。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是资金问题,但该厂已无资金进行GMP改造。在此情况下,化州中药厂于2002年6月5日与广州商人曾胜签订了《协议书正签文本》。记者在该份协议第二页看到:“甲方(曾胜)出资2000万元,分两期缴纳,即第一期1000万元,在签订本协议之日五天内,注入现厂所在地银行开设账户;第二期1000万元在签订协议十五天内缴入本账户。”也就是说,曾胜应在当年6月10日把1000万元汇入厂方银行账户,6月20日把另1000万元(合计2000万元)再汇入该银行账户。同时该合同第一条明确规定“在本协议签订后一个月内,如甲方(曾胜)应注入的资金不到位而无法进行GMP改造,本协议自行终止”。
  据一直参与该厂“并购”工作,并代表化州中药厂与曾胜签约的原厂长(现广东化州中药制药有限公司副经理)李华安向记者介绍,《协议书正签文本》签订后,曾胜只打入200万元,以后未按约定要求继续入资,构成违约,依照双方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该《协议书正签文本》已自行终止。
  鉴于GMP认证工作限定的时间紧迫,而曾胜的资金又不到位,该厂对曾胜合作能力产生怀疑。同时,与曾胜的协议已依法自行终止,化州中药厂为谋求出路,决定另找投资商,并于2002年8月5日向曾胜送达了《关于解除〈协议书正签文本〉的函》。对此,曾胜既没有提出异议,也没有向法院起诉,亦没有申请仲裁,表明他已认可解除合同的效力。同时,对曾胜已打入化州中药厂的200万元,化州中药厂多次要求退回给曾胜,但曾胜至今未来办理领取手续。
  由此可见,化州中药厂与曾胜的合作失败,完全是由于曾胜不依法履行协议造成的,并且已给乙方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错过了该厂与其他有意向的单位协作“并购”的最佳时机。
  此时,化州中药厂如不果断中止已无法律效力的与曾胜所签的协议,该厂将无法按时完成GMP改造,化州中药厂也将不复存在。
  既然与曾胜的合同已合法解除,化州中药厂于同年10月选择了广州著名的清平集团公司董事长、港商王某洽谈并购重组的事宜。签约前,化州中药厂对清平集团公司进行了全面考察和评估,确信该集团公司有足够的实力使中药厂重组,顺利通过GMP认证的情况下,于2002年11月30日正式签署了并购合同。
  并购后,化州中药厂更名为广东化州中药制药有限公司。清平集团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化州中药厂进行了改造和升级,其经营管理也出现了可喜变化。
  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并购后,企业变化主要表现在:首先,目前该厂的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今年1至10月,该厂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2000多万元翻了一番;实现税收450多万元,也比去年同期200多万元翻了一番。
  其次,该厂的GMP改造正有条不紊进行。并购后清平集团公司已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加快了对化州中药厂的GMP易地改造。目前,该厂已完成了基建工程总量的80%,所需的机械设备已全部到位,明年春节前可完成整个改造工程。易地改造的化州中药厂占地面积由原1000多平方米增加到5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由原3500平方米增加到25000多平方米,预计年销售收入可由原来2000多万元增加到2.5至3亿元,年税收可由原来的200多万元增加到4500万元。
  另外,员工积极性高,人心稳定。并购后,该厂职工的福利待遇均得到明显提高,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分别增加了25%至30%。记者在正在生产的二车间采访了在这个厂工作了18年的老工人袁容平。她说,工厂被清平集团并购后,她的工资收入提高了一倍。
  化州中药厂并购后的变化,说明了当时厂董事会的决策是正确的。该企业已成了化州市招商引资最成功、效果最好、效益最大、发展最快的龙头民营企业。
  对于“读者来信”反映的几个问题,经记者调查:一是读者来信反映“化州中药厂未依照合同约定,将公章、印鉴交由甲方曾胜管理”的问题,当时的化州中药厂李华安厂长向记者解释,事实情况是:甲方曾胜当天交付化州中药厂200万元投资款后,他本人并没有到化州中药厂进行交接,领取公章和印鉴。正因为他不到厂交接,且不按协议要求再注入资金,造成协议无法履行。
  二是信中反映关于“茂名市委一主要领导得知化州中药厂与曾胜进行联营。他在明知双方已签订合同,甲方投入前期资金的情况下,指定化州市领导做工作终止与曾胜的合作,由王某接手经营化州中药厂”的问题,记者找到了当时分管工业并了解当时情况的化州市委副书记黄从南,他向记者表示:据我所知,茂名市委主要领导及其他市委领导从来没有干预过中药厂“并购”的任何事情,更没有插手过曾胜和王某之间的任何利益关系。
  三是信中反映关于“化州市市长朱某某利用手中权力多方威迫曾胜退出所签订的协议”的问题。记者与时任化州市市长(现任信宜市委书记)朱育英取得了联系,他表示,作为一市市长怎么可能用“威迫”的手段对待投资者,且选择合作对象是企业之间的事,作为一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一定要尊重企业自主权的。
  而信中反映“使一个价值超5000万元资产的集体企业轻而易举地让王某以1300万元并购到手里”的问题,化州市委、市政府组织的专门调查组核实,事实情况是:经广东新华会计师事务所2001年9月对化州中药厂的评估,资产评估价是1168多万元,而不是5000万元。
  记者在化州调查时也遇到一困惑,由于向本报来信者未署真实姓名,因此记者无法对他们进行采访。
  调查附记:
  集体企业的转制并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化州中药厂在转制中的并购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集体企业体制改革的成功例子。化州中药厂转制并购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并非受到外界影响而做出的决定,是企业本身求生存、谋发展的高明一着。我们应当看到,任何企业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难免会经受一些波折。但发展是硬道理。只要有利于发展,我们便要大胆尝试,大胆改革,大胆创新。特别是在当前举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化州中药厂成功转制并购的做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放手”不“插手”,“到位”不“越位”,为企业大力营造自主经营的宽松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扶持发展企业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转自0668论坛)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754

主题

5546

帖子

2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25639

优秀斑竹勋章

发表于 2012-4-9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大炮{:soso_e136:}

657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超版】

大茂名论坛特约记者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积分
81947

大茂观影团金点子勋章

发表于 2012-4-1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22 21:39 , Processed in 0.109836 second(s), 2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