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郑永年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名升网讯 昨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问题专家、《保卫社会》一书作者郑永年教授应邀到我市为“茂名学习论坛”讲课,作题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专题讲座。
讲座开始前,郑永年教授在茂名迎宾馆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就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行政审批改革、富县强镇、承接产业转移等阐述见解,为我市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抛砖引玉。
郑永年: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先后出版专著14部,主编学术著作12部。此外,经常在报刊及其他媒体发表评论,是香港《信报》1997年至2006年的专栏作家,2004年始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写专栏。多年来,其独立而深入的中国研究以及视角独到的专栏文章,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广泛的影响。
欠发达地区也可有发达的社会组织
记者: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管理和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正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请问您对于社会创新管理是如何看的?
郑永年: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和政府的重心都放在经济工作,社会建设方面相比而言显得较为落后,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农村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这两条脚并不是同时走,而是经济这条腿先走,社会这条腿比较滞后。现在,大家都意识到社会建设很重要,社会建设不搞,经济改革也没法向前推进。这样社会建设就拖了经济的后腿。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是不一样的。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经济欠发达,不一定社会组织也欠发达,不见得落后。我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组织就显得越重要。因为经济欠发达,所以政府财政就比较困难,那么社会力量怎么组织起来,怎么样互相帮助就显得更重要。发达地区社会组织的性质与欠发达地区社会组织的性质不一样。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组织要根据欠发达地区的情况,有所侧重,突出重点,没有必要刻意去模仿。
要建设小政府大社会
记者: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行政审批改革工作力度,已经先后四批精简或取消市一级行政审批改革,今年年初又将市一级49项下放县(市、区)级,今年第一季度茂南区、茂港区完成了大部制的改革,行政机构由原来45个减到现在19个。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郑永年:茂名的行政审批权下放行政改革,跟广东的整个形势是一致的。大部制就是政府自己的转型,从以前直接管理社会、控制社会、管理经济、控制经济转型到监管社会的规制型政府。因为中国的大部制定了,广东已基本完成,把各个政府部门功能整合起来,我认为这是第一阶段,称为“物理反应”。
还要把“物理反应”转变成“化学反应”。怎样才能“化学反应”?像汪洋书记提出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这个政府整合起来,大部制的目的就是小政府。小政府如何小下来,就是要把很多权力下放到社会。至于那么多的部门整合起来以后,把一些应该由政府部门管的事要管起来,不顾一切成本地管起来。但社会组织可以做的,就应该让社会组织去做;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可以做的,也应该下放给社会组织去做,这样政府就小。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组织没发展起来,没办法承接政府下放权力的,政府要负责培植社会组织,像顺德有些地方设置法定机构,法定机构就是半政府半社会,类似中国的事业单位。
政府下放权力给社会后,要建立监管机制,这样政府把企业放给市场,政府跟监管市场一样监管企业。而权力下放社会后,要让社会学会自我管理。大部制就是政府自己的转型,从以前直接管理社会、控制社会、管理经济、控制经济转型到监管社会的规制型政府。要不政府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像西方的社会组织都很好,有些政府财政困难了,但整个社会还井然有序,这就是因为社会组织管理能力很强的缘故。
建立动力机制激发基层发展积极性
记者: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针对我市县、镇经济薄弱的现状,提出要赋予镇一级更多财权事权,促进“富县强镇”。您能否为我们的“富县强镇”支点好招?
郑永年:从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1994年分税体制改革之前,地方税收都是藏富于民、藏富于地方;1994年分税体制改革后,税收就向上一级倾斜了, 一级一级的最后集中到了中央,这就造成地方缺乏发展动力。现在是基层的钱大部分被上面拿走了,严重挫伤了基层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藏富于民、藏富于下一级政府时,基层才可能有动力发展,这是一个动力机制的问题。一个地方是个社会基础,镇是最最基层的基础,地方发展起来了,地方有钱,所有的问题都能更好地解决,地方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随之增强。据我了解,许多发达国家都很善于利用税制来调整发展的。当一个地方穷了之后,国家不是向其征收更多的税,而是给予他更多权力,通过利益杠杆调动其调动其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加快发展。所以,我经常呼吁上一级政府要给予下一级政府更多财权事权,解决基层发展的最基本动力问题。
滨海新区建设要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
记者:去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书记视察茂名时,提出要仿照天津滨海新区模式建设广东茂名滨海新区。今年4月26日,滨海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可以说,滨海新区寄托了茂名几代人的振兴梦想。对于滨海新区这种模式,郑教授您是如何评价?您对广东茂名滨海建设的前景持怎样的看法?
郑永年:前段时间,我考察了天津市的滨海新区,现在天津市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超过了原来的天津市。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时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已经存在了,老区的改革是蛮困难的,而作为新区,什么都是新的,是新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等各方面组织的实验场所。如今,天津滨海新区引领了整个天津市的改革和发展。
我很高兴地看到,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写入了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茂名一定要以滨海新区的改革引领整个茂名的改革和发展。因为滨海新区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没任何历史包袱、历史旧账,最低限度是要预防犯错,所以设制很重要,不妨去看看天津的新区、苏州的工业园区和新加坡天津生态城,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我相信,只要思路对头、方法对头,有好的设制,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的成功率就很大。
产业承接要注重形成产业集群
记者:在最近召开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希望茂名打造珠三角地区和其它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产业转移战略承接地。对于茂名承接产业转移,您有何高见?
郑永年:产业升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同产业的直接升级,一种是同一个产品的升级,是技术含量的增高。亚洲四小龙实行产业转移是因为他们国土面积非常小,只能把老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去,“腾笼换鸟”承接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茂名的发展要放在整个广东的发展大战略上,有些发达地区没土地了,他们要产业附加值往上长,有可能会把原来的产业转移到茂名。所以茂名不能机械地理解承接产业转移,我认为凡是高污染的产业还是不承接为好,一些有技术、环保也没太大问题、只是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则可以承接。打比喻说,珠江三角洲是最先发展起来的,长江三角洲不是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而是一下子把西方好的附加值高的产业引进来,所以长江三角洲发展后劲很足。所以,茂名一方面要承接珠三角其他地方转移过来的产业,但一定要有环保意识,否则过几年这些产业就没用了;另一方面要在外面寻找好的产业、新的产业。这方面可以学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因为产业有个产业链条,不能是一个孤独产业就能生成产业链条的,要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往这个方向努力,一段时间后形成气候,有自己的特色,最终使承接过来的产业成为一个群,产生产业群效应,这样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建设留守儿童学校是创新社会管理好做法
记者:去年,茂名市委、市政府针对我市人口大市、留守儿童人数多的实际,提出在各县(市、区)建设留守儿童学校,目前留守儿童学校建设正加快推进。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说,您对茂名建设留守儿童学校持怎样的态度?
郑永年:留守儿童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中国很多地方已出现了留守儿童问题,他们没亲人在身边或是隔代相伴,造成他们的性格孤僻,在大城市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暴力行为,如果不解决好留守儿童这一问题,将来可能会间接影响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
教育是儿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茂名针对留守儿童人数很多的实情,在各县(市、区)建设留守儿童学校,这个做法是非常重要的,是立足茂名实情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很好的有效的做法。有了留守儿童学校,就可以使更多留守儿童能够受到良好教育,使得留守儿童与其它儿童享受一样的权利,成为一个正常的公民,将他们培养成才,他们以后才可能对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或包袱。
茂名日报记者 吴永胜 张越 黄月华 摄影 甘杨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