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0|回复: 0

第十次试飞完成!歼-20战机连续三天两次试飞

[复制链接]

1076

主题

6642

帖子

1万

积分

铜牌元老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14945

大茂观影团

发表于 2011-6-4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第十次试飞完成!歼-20战机连续三天两次试飞(3/133)
  • 上一张
  • 开始
  • 停止
  • 下一张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对中国来说,航空领域的形势最为严峻。在90年代初中国空军主要装备的还是第一代和第二代装备,即分别类似苏联米格-17和米格-19的歼-5、歼-6,构成了中国前线航空兵的基础。而且歼-6的量产直到80年代初才结束,比苏联同类产品整整晚了20年。此间中国还在生产米格-21的仿制品歼-7,并且向国外市场推销。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战斗机是歼-8,它也是米格-21的纵深发展改型,只是比米格-21更重更大,但是空中机动性能不足。攻击机群同样落后,强-5是在米格-19基础上研制而成的,轰-5和轰-6则分别以伊尔-28和图-16轰炸机为基础。俄著名军事专家马基延科指出,除了装备严重落后之外,当时中国空军的另外一个重要缺陷是没有任何实战使用经验,无论是在战术,还是在战略层面上,而且飞行人员培训不理想,基础设施落后,指挥水平低。无论是朝鲜战争,还是越南战争,中国空军都没有积极参加。中国空军和整个中国军队一样,战斗实力不强,战备水平不高。

  俄刊称,在解决上述问题时中国计划依靠两个重大项目:一是采购俄重型歼击机苏-27及随后许可生产;二是研发国产轻型歼击机。当然,第二项任务中国也无法完全自力更生完成。1992年和1996年中国从俄罗斯得到两批共36架单座型苏-27SK和12架双座型苏-27UBK飞机。1996年底签署了在中国许可生产苏-27的合同,规定在沈阳生产200架飞机,中国空军当时拟定的代号是歼-11。在掌握了许可生产技术之后,中国设计师开始尝试仿制苏-27及其主要部件,并在新世纪到来之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始在不使用俄制机械部件的情况下制造歼-11。到了90年代后期,首先用于夺取制空权的基础型苏-27飞机已不能完全满足中国空军的需要,中国需要既能打击空中目标也能轰炸地面目标的多用途战机。1999年8月中俄签署了40架苏-30MKK多用途战机供应合同,与此前的苏-27SK不同,新型苏-30MKK既能使用当时最新的RVV-AE空空导弹,还能携带各种空对面制导武器。2001年两国签署另外一项供应43架苏-30MKK的合同,之后中国又追购了24架苏-30MK2。如今苏-30已成为中国空军战斗力的基础。当然,中国得到的苏-30装配的是相对落后的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没有推力矢量发动机,在性能上明显落后于俄罗斯向印度出口的苏-30MKI改型。俄方此举主要是对中方进行适当的限制,不愿向中方转让最新军事技术。
上一页 123456789101112131415下一页共133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19 22:26 , Processed in 0.118054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