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以一个不道德者的角色来评说,茂名管理者应该感到庆幸,庆幸不仅是因为当地的PX风波与演员文章的出轨事件几乎同时出现,更是因为围观者的趣味总是明星八卦远甚于具体生活。当比马伊琍还要愤怒的人群渐次退去,缘于PX项目而引发的茂名风波亦悄然间走到了“缓和的时分”,在发出告市民书后,茂名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随后表示,广大市民关心芳烃(PX)项目我们十分理解,目前该项目仅是科普阶段,离启动为时尚早。在考虑项目上马时一定会通过各种渠道听取公众意见再进行决策。如绝大多数群众反对,市政府是不会违背民意进行决策的。
上月30日晚,部分市民在茂名市区和市委门前大草坪聚集,以表达对该市拟建芳烃(PX)项目的关切,由此造成纠纷和冲突。“如多数群众反对,市政府不会背道而驰”,直面采访者随后的焦灼追问,茂名新闻发言人在释放出积极的和解信号,然而客观地分析,和解似乎并不会这么快地抵达。正如该市公安局在公告中表示,对于“不法分子的追究”仍然在进行。此外更重要的是,即便茂名市政府表示,“在考虑项目上马时一定会通过各种渠道听取公众意见再进行决策”,但如何听取公众意见与进行决策互动,在危机公关式的公开表态中没有明确的体现。
并无凿凿有据的答案,那么很难说一切已经完全风波不兴,而这恰是茂名风波中最令人失落的真相:当PX项目就像环境污染的代名词,早已倔强地生长于所有人的潜意识,茂名于此前没有致力信息不对称下的良好沟通,导致纷争无可避免地发生;纷争过后,拿出的依旧是一个含糊其词的姿态,矛盾还在被遮蔽中。此种真诚的缺失,甚至让《人民日报》在微博中都不由感慨:相似的场景,相同的结局。只不过,这次换成了茂名。“PX冲突”一再上演,以两败俱伤的结果警示地方官员:涉及公众切身权益的决策,只有以沟通促成共识,以透明提升公信。
惟有沟通才能促成广泛共识,政府公信的来源只能经由透明,《人民日报》微博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常识,茂名的决策者理应为之深深地羞愧。PX项目上马所催生出的冲突,目力所及中已不是第一起。破解于此的“公众参与”法则,甚至在数年前厦门PX事件的讨论中,就达成了基本的共识。为什么茂名管理者对此毫无自觉?事实上,媒体的报道更怀疑,发生于茂名的PX项目风波,犹不止于沟通主动性的失灵,它亦非新闻发言人所说的,“目前该项目仅是科普阶段”,极有可能是一项当地早已拍板的决策。倘若真如是,沟通与透明又怎能轻易表达出?
我们总是这样,低估了地方决策者对于“大项目”上马的坚定决心,就像他们习惯性地淡看了民间的诉求。为何市民与PX项目间仿佛有着永远难以填平的沟壑?时至今日,将此全归咎于某种误解已言不达意—PX事件的频发,事实上同步进行着PX毒害性可控的知识普及。市民的很生气与不满意,本质指向的是环境事件中公众权利的长期被遗忘。由此来决策,PX等系列大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公众参与。当“市民社会”在逐渐成型,且勇于表达关于生存的诉求,茂名在整个链条中的沟通失败,反证的其实是治理能力的停滞不前。
对于茂名PX项目风波的继续走向,我们不能不抱以人同此心的关注。大气在变得糟糕,但我们不能再艰于呼吸;大地上干净的角落越来越少,但对于“宜居”的找寻绝不能自此销声匿迹。就此种视角来审视,茂名PX风波所讲述的,仍旧是没有丝毫意外与惊喜的公共参与故事:当项目成为必须被兑现的GDP或政绩,别指望地方政府成为那个主动构建起公共参与渠道的人。而要改变此种角力的失衡,需要的是对于重大项目上马程序的精细法律安排,对于地方权力到位的约束路径。这是茂名PX项目风波说出的旧常识,这是不能再度谈起的PX冲突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