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有啥说啥-渭南论坛】[摘要]香港中文大学 副校长秦泗钊: 设立“一站式” 教授人才服务中心
深大副校长:建议高端人才公寓实行“租住—售卖”制
深圳将人才安居与产业政策挂钩,安居房福安雅园成为众多人才的入住地。
在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以人才立国为基本国策,把人才战略上升为国家重点战略。在引进和培养人才上,深圳还可从哪些方面下工夫?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纷纷就此支招,提出的建议颇有见地:设立由教育局引领的“一站式”教授人才服务中心、建议深圳高端人才公寓实施“租住—售卖制度”、建立人才评价权威专家库……
香港中文大学 副校长秦泗钊: 设立“一站式” 教授人才服务中心
秦泗钊说,前些年深圳的人才思路是“使用人才”,使人才“为国服务”,不强求回国定居服务,因为要求“回国服务”曾经在薪资待遇等方面难以达到期望值。但是,现在深圳对国际一流人才给出国际标准的薪资待遇越来越不是问题。
“可以将人才思路从人才的使用转变为一流人才的吸收,使国际一流高等教育人才在深圳扎根,使不同背景、族裔的人才长期以深圳为家,安居乐业。”他认为,要使外来人才不“外”,在荣誉和贡献认可方面做到与国内人才一视同仁,给予应得的学术荣誉。在这方面,新加坡的两所大学在短短20年里进入世界一流,其人才引进政策及其宽松程度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
秦泗钊提到,深圳或许可以专门研究高等学校引进人才的特殊性,设立由教育局引领的“一站式”教授人才服务中心,使国际一流人才在深圳长期安居乐业,轻松融入深圳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无忧无虑。建议设立与国际接轨的教授遴选、引进、聘任、考核机制,对长期奉献深圳教育事业的境外和外籍人才,在任职和学术荣誉认可方面与国内人才一视同仁。在杰出人才的认定方面,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同行评议人才的做法。
深圳大学 副校长李凤亮: 高端人才公寓应实现“租住—售卖制度”
李凤亮认为,我市应加强对国内人才、文科人才的引才措施。目前,我市高端人才引进措施存在着“国外强、国内弱”、“理科强、文科弱”问题,建议补上短板,注重平衡。他举了个例子称,如我市的“孔雀计划”,就只面向国外。
“建立设立高端人才引进服务窗口,提供人才引进便捷通道,解决现行办事程序复杂、周期长、效率较低等问题。”李凤亮还提到,深圳还可以降低居留证申办门槛,完善国外优秀人才引进办法。加快教育、医疗等相关配套发展,留住引进人才。在他看来,深圳可向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一些城市取经,美国、欧盟等吸引人才的移民政策,国内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人才吸引政策可供借鉴。
李凤亮建议,我市所建高端人才公寓应实现“租住—售卖制度”,五年内租住,五年后如所引人才继续在我市服务,则给予优惠出售,解决高端人才后顾之忧。改变现有的高层次人才只能在单位房补和一次性购房奖励之间“二选一”的做法:单位房补每人都有,体现普惠性,应予保留;一次性购房奖励面向高层次人才,体现激励导向,与发放房补并不矛盾。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CEO陈宁: “引进来、留得住、走出去”
作为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宁联合创立的云天励飞是国内唯一一家由两名“千人计划”专家全职创立的科技企业。对于科技人才的引进,他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国内发展高科技要结合现状,全面发展民用尖端科研技术可以作为长远目标,需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并逐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但在现期,中国的高科技原创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尖端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与全球技术最发达地区和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来缩小发展差距。
“要做好技术引进,有两个关键环节”:陈宁认为,一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二是发挥引进人才优势。在人才工作策略上,陈宁根据自己经验总结一条9字方针:“引进来、留得住、走出去”,体现了人才工作价值挖掘的三个不同层次。在他看来,目前各地政府大部分精力仍是花在人才的“引进来”,其中一小部分对人才吸引力较大的城市已将工作重心转向“如何把人才留下来”,但最重要的是引导人才“心留下来,人走出去”。
“利用前期引进人才搭建与技术发达地区和企业的桥梁,实现国内市场资源与海外先进技术的资源互通和自由流动。” 陈宁说,对于技术、人才的引进要以企业和民间资本为主导,政府要充分相信市场机制的鉴别能力,而不能“反客为主”。引进过程则可以充分利用本地、本行业引进人才的国际视野和人脉,定向引进。
他山之石
美国:三大法宝吸引高科技人才
移民、签证和留学生可谓美国吸引国际一流人才的三大法宝。美国对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外国人实施H-IB签证计划。H-IB签证是非移民签证,主要发给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在美国临时工作的外国人,其主要对象是建筑家、工程师、程序设计人员、会计师、医生和大学教授等,期限为3年,还可以延长3年。对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实施留学优惠政策。此外,美国还采取高薪+奖励的措施留住人才。通过设立大学科研奖学金,增加科研经费,打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使外籍科研人员申请“绿卡”的人数逐年上升。此外,设立各类奖励。为鼓励中青年科研人员的创造发明,美国科学基金会设立了各类奖励,如总统青年科学家奖、工程创造奖、国家技术奖等。这些都大大提升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日本:官产学联手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
日本以大学国际化为重点,加强环境建设,官产学联手充实留学生政策,鼓励优秀留学生在日本就业等措施,力争聚集全球优秀科技人才。日本积极开展国际共同研究,召开学术会议。同时,促进大学国际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以高水平的学科、研究基地及设施为依托,搭建学术平台,吸引世界一流人才。
日本不断扩招留学生,从而增加科技后备人员的储备量。2008年5月1日,时任首相福田康夫宣布启动“30万留学生政策”,决定增加招收留学生,不断扩大留学生的规模,支持留学生到地方企业就业,借助优秀的亚洲人才,促进地方企业繁荣。
德国:为外国高级人才移民“开绿灯”
目前,德国教育和研究部主要通过与基金会合作,向外国杰出科学家提供高额研究资助,吸引他们赴德从事科研活动。2007年11月底,德国联邦政府设立的“国际研究基金奖”正式出台,该奖项的最高奖金额度为500万欧元,以吸引国际顶级科学家。
德国还通过放宽技术移民政策,为外国高级人才“开绿灯”。政府从2009年初开始下调了外国高级人才直接获得德国无限期居留许可的收入标准,从8.64万欧元减少到6.48万欧元。此外,政府还降低了新欧盟国家大学毕业生进入德国劳动市场的门槛。对于非欧盟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德国也不再局限于开放急需人才的IT行业劳动市场,只要某个工作岗位没有德国公民准备占用,企业就可择优录用外国员工。
(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