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4|回复: 0

安徽脑瘫男孩学习努力 高考超理科一本线84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4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安徽脑瘫男孩学习努力 高考超理科一本线84分

安徽脑瘫男孩学习努力 高考超理科一本线84分

  萧县脑瘫男孩学习努力,坚强面对生活高考超理科一本线84分

  中安在线讯 据新安晚报(微博)报道,他出生在萧县杜楼镇红庙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岁时,他还不会走路,父母抱着他四处求医,最终被确诊为脑瘫。十几年来,他经历了两次大手术,父母也一直陪伴他做康复训练。如今他不仅站起来了,今年高考还取得了理科602分的好成绩,高出一本线84分。他就是王康,始终温柔对待世界的坚强男孩。

安徽脑瘫男孩学习努力 高考超理科一本线84分

安徽脑瘫男孩学习努力 高考超理科一本线84分

  不幸:走路总摔跤,一查患脑瘫

  母亲张丽:“我们生下了他,就要对他负责,一定要让他去上学。”
  1998年夏,王康出生了。清秀白净的他给一家人带来很多欢乐。然而快2岁时,同龄的孩子都能满地跑了,他却老是走不稳,总摔跤。
  “他脚尖着地,脚跟不着地。我们先是带他在县里医院看,以为是缺钙。”王康的母亲张丽说,给孩子吃了几个月的钙片,还是没有好转,他们又带着孩子到其他医院治疗,最终孩子被确诊为脑瘫。“从来没有往这个病上想。怎么会这样?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心里没办法接受。”
  张丽说,村里有几个脑瘫孩子,平时就养在家里,也不上学。有的智力低下,父母外出干农活,孩子就被关在家里。“我们不想这样,孩子生下来了,就要对他负责。”
  在张丽和丈夫王战看来,儿子很聪明,只是走不好路,是可以通过手术和锻炼治好的。
  4岁时,王康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手术。术后,他走路时脚后跟终于能着地了,迈开了人生第一步。然而他膝盖内扣,走路时腿也是弯曲的,并不能走远。

安徽脑瘫男孩学习努力 高考超理科一本线84分

安徽脑瘫男孩学习努力 高考超理科一本线84分

  心疼:幼时遭嘲笑,生活多艰辛
  母亲张丽:“他走路实在太累了,上小学开始,我每天骑车接送。”
  因为走路异样,王康常常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这让他的童年多了一些心酸。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亲友劝说张丽夫妇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他们坚持只要王康一个。
  小学离家约500米远,同龄的孩子6分钟就能走到,但王康要走10多分钟,中途还得歇几次。从儿子上小学开始,张丽每天骑自行车接送。
  王康不仅走路吃力,双手也不能负重,拎稍微重一点的物品,身体就容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从小到大,王康没有上过一节体育课。当其他同学在操场上跑步、打篮球、玩足球时,他就一个人坐在教室里,通过看书和写作业,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觉来排遣内心的落寞。
  而在家里,父母每天都要陪伴王康做康复训练。每天清晨,王康一起床,夫妻俩就给孩子做腿部按摩,一次约40~45分钟。每天早上王战还要陪着儿子走路。“走几十米,他就满头大汗。那时他也小,不理解为什么爸爸这么狠。看着他,我也很心疼。但是没有办法,为了让儿子日后能照顾自己,我们都在咬牙坚持。”张丽说,她全身心照顾着儿子,一家的生活全靠丈夫接一些零碎的木匠活维持。
  2010年,王康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萧县实验中学。从红庙村到县城约30里路,尽管生活艰难,一家人仍做了决定:举家迁往县城,租房陪读。
  坚持:训练虽痛苦,每天都在做
  王康:“站起来的时候,觉得自己长高了,看到的天空更广阔了。”
  租的房子离学校大约1000米,张丽骑着自行车载着儿子一直到教学楼门口。如果教室在楼上,张丽就扶着儿子上下楼梯,直到王康进教室坐下。王康很少喝水,这样就减少课间去上卫生间的次数,他说不想给老师和同学添麻烦。
  王康渐渐长大,个头也比母亲高了,张丽载他渐渐感到吃力。“他心疼我,换他骑电动三轮车带我了。”张丽说,儿子劝她不要那么辛苦接送,但她担心儿子的身体和安全,还是坚持一天来回八趟。
  上初中后,王康的病情恶化了,腿部肌肉逐渐萎缩,膝盖也越来越弯,中考后他又经历了一次大手术,花费了3万多元。术后,王康在病床上躺了一个月,双腿戴上了一副支架。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王战月收入仅2000多元,除去房租和一家生活费,所剩无几。在一家人租住的房子里,家具很简陋,最值钱的就是四台康复训练仪,加起来有一万多块钱。从高一到高三,王康从没上过早自习和晚自习,这些时间,他都在家做康复训练。
  经过长期的康复训练,高一下学期在去掉支架后,王康终于能直立站起来了,那一刻他很激动,“觉得自己长高了,看到的天空更加广阔了。”
  收获:挤时间学习,取得好成绩
  王康:“感谢父母多年不离不弃的付出,感谢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高三学习压力很大,而康复训练又占用了很多时间,王康只能像海绵一样挤出时间学习。他把课间时间用来看书写作业,晚上不敢熬夜,怕影响第二天的康复训练,11点就要睡觉。就这样度过了高中三年,他的成绩始终在班上名列前茅。
  6月23日,王康在网上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理科602分,超一本线84分。“原本可以发挥得更好。”王康说,他选择了计算机、会计、金融一类的专业,第一志愿报的是山东大学,“感谢父母这么多年不离不弃的付出,我也很自豪,一直在努力以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我也很感谢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和同学,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
  “这么多年我看着王康长高长大,他始终保持平和、乐观、阳光的心态。”石晓峰是萧县实验中学副校长,也是王康的高一班主任,“我经常给其他孩子们讲,王康都这么乐观向上,你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不积极努力。”
  考上大学,是王康实现梦想的一个新开始。对于未来,他只想着一步步坚持走下去,不会放弃。相信以后一定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工作和生活。对他父母来说,一家人是一个整体,他们将陪着儿子一路走下去。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8-13 19:03 , Processed in 0.07681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