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化州市认真按照中央、省委和茂名市委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以开展"硬件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网格化"的社区"三化"建设为抓手,搭建服务平台,强化服务队伍,落实服务责任,全力打造服务型社区党组织,提高社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取得良好成效。化州市以社区"三化"建设为载体打造服务型党组织的做法,受到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的南方杂志的关注,2017年2月18日出版的第253期南方杂志,以化州社区"三化"打造服务之家为题并配图进行了报道。今天本报全文予以转载。
有了"一站式"办事大厅,居民享受到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春节前后,化州市南盛社区、石湾社区、劳村社区的服务活动一茬接着一茬,义工理发、义诊、义写春联、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咨询、妇女创业就业服务指导居民们纷纷感慨,"家门口"的服务,越来越有样子了。
过去一年里,南盛社区、石湾社区、劳村社区作为试点社区,在化州先行开展了"硬件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网格化"的社区"三化"建设。按照计划,化州将用三年时间,对全市33个社区分期分批进行"三化"建设。
"社区硬件变好了,社区党组织开展服务居民活动多了,社区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增强了,党组织在居民中威信高了。"南盛社区党支部书记郭富东说。
化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邱锋表示,随着社区"三化"建设推进,社区服务阵地、服务队伍及服务责任建设的不断完善,提高了服务型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社区真正成为了服务居民之家。
告别"三无"社区
宽敞明亮的场地、大大的落地镜、专业的音响设备,石湾街道石湾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人气总是很旺。50岁的黄琼梅大姐穿着统一的舞蹈服,和队友们跳得正欢。
"大家都有这方面的爱好,自发组织起来,一个礼拜三四次,已经坚持3年多了。" 黄琼梅大姐所在的是一支60人的社区舞蹈队,空余时间大家就聚在一起做一些日常排练。"这里最好了,以前只能在外面的空地排练,现在再也不怕刮风下雨天了。"她觉得,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都可以媲美专业的室内舞蹈室了。
换作过去,这几乎难以想象。石湾社区党支部书记梁火生告诉南方杂志,石湾社区原来是个"三无"社区,"无办公场所、无党建阵地、无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原办公大楼无偿移交给了社区后,才逐步有了今天的社区新面貌。
社区服务阵地建设滞后,是社区建设的薄弱环节之一。化州市委组织部的调研数据显示,全市33个社区中,建筑面积25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只有9个,办公用房建成超过30年的有5个,有10个社区没有自主产权。
针对上述问题,化州市采取市财政扶持一点、镇街支持一点、市直部门帮扶一点、发动社会集资捐助一点、社区筹集一点的"五个一点"方式,筹集社区建设资金330多万元,投入社区阵地建设。
随着硬件规范化工作的推进,目前在3个试点社区,户外都设有"一场一栏",即设施齐全的健身小广场、党务居务公开和宣传栏;户内都设有"1中心13室",即公共服务中心和爱心超市、图书借阅室、四点半课堂、文体活动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公益厨房等13个功能室。
社区不再唱"独角戏"
2016年11月12日,老人棋牌联谊赛;11月26日,女生悄悄话讲座;12月6日,便民100服务;12月17日,义诊下乡;12月31日,走访贫困家庭在石湾社区,有一面五彩的社区活动预告墙,针对学生、老年人、青年、妇女等不同群体,社区都有不同的活动服务计划。
南方杂志记者了解到,化州市在社区"三化"建设中,引进、培育和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如义工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驻点服务团队力量,有序参与社区服务。
这实际代表了社区服务社会化的一大方向。过去社区服务为何普遍滞后?邱锋认为,一方面,社区管理人员有限,无法满足社区多元化服务的需要;另一方面,驻社区单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的责任意识不强,社区干部唱"独角戏"的现状普遍存在。
"我们服务的前提就是要立足社区实情。在开展每个项目前,我们都事先做过调研。"在化州义工联合会义工黄敏看来,社区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服务平台,义工们再发挥自身所长,为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
去年以来,化州市义工联合会、志愿者服务队等到试点社区开展开展政策宣传讲解、关爱特殊群体、清洁卫生、文体演出、义诊等活动共54次,服务居民8100多人次,帮助66名群众解决就业问题,调解居民纠纷63起。
社区爱心超市的设立,有异曲同工之处。社会爱心人士向社区捐献物品,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达到一定时限后即可以领取相应物品。
这些变化,居民们都看在眼里。石湾社区居民王亚超只要不忙就会陪着上小学的儿子来社区看书,自己也练练书法。"我们都很感谢社区。我们书记带好头,社区的党员干部更勤了,办事效率更高了,服务质量也提升了,我们的评价当然也高了。"
让梁火生感受更深的是去年在汕湛高速征地中,石湾社区仅用12天就完成28亩征地任务。"现在党支部服务群众渠道和项目多了,党支部威信也高了,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言语中他透出一份自豪。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居民们也享受到了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有了"一站式"办事大厅后,居民办理小孩入户、户口迁入迁出等业务,都不用再在社区、街道和派出所等单位之间来回跑了,在社区填几个表,几天后就可以顺利办结。
为了使各种便民利民举措能更高效地实施,在社区"三化"建设中,化州市还积极探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将每户居民都纳入服务范围。
据了解,三个试点社区以道路、住宅小区、楼栋、街巷等为依据,把社区划分为若干网络,每个网格内配置一名网格长、三四名网格管理员和六七名志愿者,对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网格责任的选配标准为"五有一必须",即有热心、有文化、有收入、有能力、有精力,必须居住在本网格内。
南盛社区有常住居民1436户、2.4万人,户籍人口4361人,划分了三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相应的服务队伍,配有网格长、网格员、警员、信息员、巡防员和调解员各一名。
要保证"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网格责任人的担子可不轻。南盛社区第一网格的网格长莫高朋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对居民反映求助的问题,会分类进行处理。"一般性事务,我们现场处理,登记备案;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我们现场受理并带回社区协调处理;紧急性工作,我们立即上报社区并在现场全程跟踪,同时将结果反馈给当事人。"
"网格化管理使社区管理更有序,谁家有事或矛盾,第一时间就能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解决问题。"郭富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