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8|回复: 0

[【关注】] 扒一扒古人是怎么吃荔枝的

[复制链接]

2053

主题

25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10589
发表于 2020-5-15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23e39198eedc4de6a1b9d0eb22a51424.jpeg


  一些喜欢慢节奏的现代人难免会特别向往古代人那种“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的生活意境。殊不知,从一个荔枝吃货的角度来看,古人应该极羡慕我们的时代,因为在古代,荔枝这种金贵的皇家贡果,非达官贵人不能品尝,很多古人能吃到一口荔枝就可以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今天,让我们来扒一扒古代人是怎么样把一枚被誉为“异世天香”的荔枝吃掉的。

  最绿色的吃法
b0f63bf6072d2bf4fddad41f4ecc51fc.jpeg


  白居易对荔枝有别样的情结,他的《荔枝图序》将荔枝的美好与难得刻画得入木三分。美好的是荔枝之色香味: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难得的是荔枝的保鲜: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于是乎,为了极大地满足他品尝到“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的新鲜荔枝的吃货口欲,他想出了最原始、最环保的一招——种荔枝。为此,他还专门作了一首诗来记录他这个可爱可痴的绿色生态的生活作风:

  《种荔枝》

  白居易

  红颗珍珠诚可爱,

  白须太守亦可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

  自向庭中种荔枝。

  最凄美的吃法
b78f5f8c9bfa39069210b2a0a4e8ef34.jpeg


  可是,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女主角杨贵妃一朝选在君王侧以后,是再也见不到荔枝树了,因为长安都城的气候是无法载种荔枝的。但是,她实在是喜好荔枝这一口,怎么办是好呢?幸好,她嫁的老公是唐玄宗李隆基。
fb380802cafbfb33e76278c61e5fd04c.png


  知识链接:

  唐李肇撰写的《唐国史补》一书记载:“楊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清代两广总督阮元认为是高力士这位茂名高州人向杨贵妃推荐和贡送其家乡荔枝“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古之“南海”指的是广东和广西西部、越南北部一带,均属当时的岭南道。
c3ebc92fd1606fba20c28e1c4aca55f7.png


  唐玄宗背着“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骂名让南海使从茂名贡园千里迢迢“奔腾进荔支”(杜甫诗中语)给杨贵妃吃。杜牧描绘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神奇的是,这些茂名过来的荔枝居然还可以触发杨贵妃的音乐灵感,《杨太真外传》记载杨贵妃:“于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海进荔枝,因以曲名《荔枝香》,左右呼呼,声动山谷。”
843ca8b908b63d6648a1425de2fd9a33.png


  很多人疑问:这是何等的浪漫、何等的奢华,那里有凄美之说?其实君王贵妃与荔枝的故事还有下半段:

  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使得唐玄宗与杨贵妃逃难到巴蜀。就在杨贵妃的家乡地这里,六军不发,群臣逼迫唐玄宗下令缢死杨贵妃于佛堂前之梨树下。《杨太真外传》记载了这凄凉一幕:“才绝(贵妃刚刚气绝),南方进荔枝到,上睹之,长号叹息。”他让高力士把荔枝给他,他手持荔枝骑在马上悲戚祭告杨贵妃:“此去剑门,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联悲悼妃子之由也。”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世间的一切繁华终归化成过去,而茂名高州贡园那些杨贵妃品尝过其果实的荔枝古树见证了这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至今都在向前来摘果的人无声诉说。

  最鲜爽的吃法
b7323353d58712a92d384a3844004cbd.jpeg


  前面说了最环保和最奢华凄美的吃法,但是都太远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了,比如荔枝树很多地方种不了,就是种好了也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才吃得上;而杨贵妃的吃荔枝法就更不容易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一个像唐玄宗那样宠妻的霸道总裁老公。以下这位哥们是把荔枝吃法探索到了极致,是每一个想在夏天来一次鲜爽的荔枝大餐的不二选择。这个哥们叫徐㶿,是明代文人,酷爱吃荔枝,也写了一本《荔枝谱》,他笃信“食荔有益于人,可以得仙。”来看看他怎么把荔枝吃出最鲜爽的感觉:

  当盛夏时,

  乘晓入林中,

  带露摘下,

  浸以冷泉,

  则壳脆肉寒,

  色香味俱不变。

  他认为在大夏天,一大早摸入荔枝林中摘下带露荔枝,然后以山泉冷浸过的荔枝是最美味的,吃起来的感觉是:

  嚼之消如绛雪,甘若醍醐,沁心入脾,蠲渴补髓,啖可至数百颗。
e479edf33e9989836d6429ff4860f0d7.jpeg


  这真可谓是炎炎夏日最鲜爽的荔枝吃法了。而今大部分人住在城里,很难体会到这种古人原生态的山林之啖了。听说,现在只有广东茂名一带的荔枝林还能满足这种山泉冷浸的自然条件了。

  同时,这个会吃的哥们还将民间高手的智慧分享给世人:

  乡人常选鲜红者,于竹林中择巨竹,凿开一窍,置荔节中,仍以竹箨裹泥封固其隙,藉竹生气滋润,可藏至冬春,色香不变。
3cbbb716c873895369b06e03815343a7.jpeg


  不得不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下图表示,现代吃货也是功力深厚:
e3822fd9b372f0a1d6d699a1843855a4.jpeg


  还有为敢于挑战一切不可能的中国网友准备的——荔枝醮酱油:
0c3530d38952278b63434deecbd51c93.jpeg


  最纠结的吃法
c2cc6c3516e181ac83147958983be196.png


  有最鲜爽的吃法,也有最纠结的吃法。而被荔枝怎么吃困扰着的人居然是我们眼中的觉得其风流倜傥的乾隆皇帝!

  清宫的《哈密瓜、蜜荔枝底簿》记录到,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北京的荔枝熟了。北京哪来的荔枝!原来,为了保证皇帝能够吃到新鲜荔枝,雍正年间的福建巡抚黄国材便套用北宋蔡京整枝荔枝小树运载到京城的办法。他在奏折上说:

  是以将臣衙门种植桶内之小荔枝树,于四月开花结果后,即载船由水路运往通州……于六月初,赶在荔枝成熟之季,即可抵达京城。荔枝树开花结果之后上船,两个月水路,到了京城,正好成熟。

  这个进贡方法传到了乾隆皇帝这里,乾隆皇帝又是一个荔枝脑残粉,曾经在诗中描述他对荔枝魂牵梦萦:

  梦

  来何忽忽去憧憧,

  空际云行尚有踪。

  应为尝新荔子到,

  又教梦里一相逢。
9533d337bf412b64dc5185aac3518755.jpeg


  可是因为这些树都只能是小树,因此结的果子有限,比如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这一天,太监们细细数过,五十八棵树共结果二百二十个,其中,有三十六个荔枝熟了。 根据宫里的规矩,太监们奏报“拿十个进宫供佛,其余随晚膳后呈进”。乾隆皇帝看了看,下了一道旨:“明日早膳送。钦此。”

  为何当晚不吃?很怀疑是乾隆皇帝需要一个晚上来纠结和思考如何分配这些珍稀的荔枝。果不其然, 第二天早饭完毕,御茶房进呈了四十个荔枝——除了前一天拿到的三十六个之外,还有第二天早上新摘下来的四个,乾隆皇帝郑重地做出了以下决定:
e7f47611d185ffe0203c442d56e44c3e.png


  看不清楚不要紧,下面是现代网友整理好的分配图:
82ced5f17392a3751a54d3786c812520.png

  皇后贵妃们才能分得一个荔枝!相比之下,我们太幸福了!为了保证每一颗荔枝的去向有据可查,这位乾隆爷还专门编了这本《哈密瓜、蜜荔枝底簿》,说他是吃荔枝吃得最纠结的人毫不为过。

  最土豪的吃法
6cbedde91ad1b2da97800fad44f5fe2e.png


  虽然古代一枚荔枝都是金贵的,也别看连乾隆皇帝吃起来都那么纠结,却依然是有一部分人吃得非常土豪的。谁呢?我们首先要想起的是苏东坡大学士,因为他写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皇后都只能分得一枚,他动不动就每日啖(粤语口语,至今在用,意为“享受”)三百颗,还不壕吗?

  还别说,明代真就出了一个比他还壕还能吃荔枝的文士,这个人叫宋珏,他自封为“啖荔大王”。宋珏在《荔枝谱》写道:

  余生于莆,既幸与此果(荔枝)遇,且天赋啖量,每啖日能一二千颗。值熟时,自初盛至中晚,腹中无虑藏十余万。

  按宋珏的说法,他不仅单日战斗力强悍,可以每天吃一两千颗荔枝,而且兼具持久的战斗力,从荔枝成熟开始一直吃穿整个夏天。这绝对是空前绝后的世界记录了。可是当看到他吃荔枝的搭配,让人觉得真有每天吃两千颗的可能,因为那些吃荔枝的配景实在是太醉人了:

  雨初过  裹露摘  晚凉  新月  簪茉莉 微醉  佳人剥  乳泉浸  蜜浆解  临流  对鹤  楼头   隔竹闻香  土人忽送

  ——宋珏《食荔清福》

  可见,宋珏是以匠人精神来科学研究荔枝的吃法,他还总结出三十四事会败了吃荔枝的兴致,提醒我们要规避。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源自于他对荔枝美味的钟情——然世不乏好奇者,竟有越千里百里为荔枝而至者。他这句话可谓是道出了古往今来千千万万荔枝脑残粉的心声。
1a738a0333209ce915da1edbcf986496.jpeg


  写到这里,我已被古人与今夏的荔枝撩得不能自已,于是下决心要在荔红时节约上三五好友,在清晓时分到茂名贡园,将那棵被杨贵妃吃过的荔枝树上的熟果带露摘它个几百颗,像明代吃货那样浸以冰冷山泉,饱餐一顿!吃完后,还要像白居易那样将荔枝核抛到山下栽种,尔后待他年,来摘自种果。

  吃期已定!不见不散!

  (作者系中共茂名市委党校政治教研室副主任 宁其冲)

  来源:龙眼直播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5-7 22:27 , Processed in 1.21484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