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86|回复: 52

有感茂名近日医疗事故

[复制链接]

3

主题

41

帖子

1206

积分

K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06
发表于 2013-5-25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近日茂名连续2起医疗纠纷,让大众纷纷议论。看了很多网友的评论,感概万分,在此也说说自己的一些浅见。

先说中医院,从目前掌握的一些资料(在下不确定是否正确、全面),这个患者因肺炎住院,有好几天了,住院打针的时候突然死亡。死因还不明确,听说已经做尸检,应该很快有结论。有些人说是死于心肌炎,因为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就算是感冒也可以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有些人说是死于药物的过敏性休克。如果真的是死于药物的过敏性休克,这属于医疗意外,不属于医疗事故。意外者,在意料之外,这个谁都不能保证。事故,人为因素过多。

很多人都说,为什么不做皮试?在这里,我问过有关专业人士,在此普及一下:不是所有药物都要皮试的,除了青霉素和某些特定药物之外,就连很多头孢类的药物都没有说明怎么皮试。但很多地方都规定头孢类药物必须皮试。如果说连说明书都没要求皮试,那怎么去皮试,怎么操作?配成多少浓度去皮试才可以证明是过敏的?连生产厂家都无法回答的问题,要医生护士怎么去做?因为有时皮试的浓度也可以引起过敏死人,本人的表哥就是死于青霉素皮试过敏。所以请大家不要在皮试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如果是医院不按照规定操作,百分百是医院的过错。

本来这件事情按正常途径去解决,很快就有结果了,但是出现了这么大事情,我要说的是:
1.家属不应该去围堵医院,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本人非常反感这样的做法,凭什么阻止其他人去就诊,就因为你死了人?我想中医院水平再差,它救回的人远比死去的人多吧。如果因为围堵而导致某些患者就诊不及时,死掉了,这个责任谁承担?),完全可以走法律途径;
2.中医院在处理这件事情上错得非常厉害,不管怎样,绝对不能殴打患者一方,不管是不是医闹。还有那个宣传部的领导答记者问,真是水平太差了{:soso_e127:}。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3

主题

41

帖子

1206

积分

K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0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人民医院的。
听说这件纠纷是发生在清明节前后的,不是现在的。死者因为心肌梗塞来就诊,好几条心脏的血管堵塞了,病情十分危重。患者是信宜人,来到医院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溶栓的最佳时机,介入治疗风险非常大,建议外科搭桥手术治疗,但风险也很大。

家属强烈要求介入治疗,并且请了广州的教授来做手术。但是在手术过程中患者死了(大概过程,不保证准确性)。心肌梗塞,分分钟死人啦。做手术也不能百分百保证。

8年前,本人老婆的爷爷也是因为心肌梗塞,做介入手术后当天晚上就死了,死于心律失常(千真万确,如有杜撰,本人愿遭五雷轰顶)。后来我查了资料,心肌梗塞做介入手术后,心脏可因为再血流灌注而出现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这是并发症,没有谁可以百分百预防。但不做手术,可能死得更快。手术都是有风险,谁摊上了,只能怪运气不好了,就像概率,肯定会出现的。

呵呵……扯远了,言归正传。听说事情发生后,患者家属坚决不同意走法律途径,要求医院赔偿300万,而医院则要求走法律途径解决,一切听从法院判决。可能协商不了吧,在事隔1个多月,患者家属带着浩浩荡荡几十人来医院拜祭,院方报警,也来了数十防暴警察。结果就出现了这么轰动的场面。

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人民医院处理得比中医院好,警察来到,起码维持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不影响其他人就诊。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3

主题

41

帖子

1206

积分

K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0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的医患关系,有点水火不容,患者不相信医生,医生提防着患者。

患者来到医院,就认为所有医生就是白眼狼,对医生所开的药物、检查都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认为很多检查、药物都是没必要的,都是坑人的,所以有些疾病本来可以很早发现,结果拖延了,耽误了最佳时机,有些疾病本来可以很快就可以治好的,但由于对医生不信任,这个看看,那个看看,延误治疗,变成慢性病。而医生,则担心患者随时向自己发难,因为没有谁保证看病百分百准确,万一漏诊、误诊就不得了了,治好了一百万个,患者认为是应该的,因为他花了钱,医生没什么功劳,但万一治死了一个,则遗臭万年,甚至给人活活打死。所以大包围的检查,让患者不堪负荷。有些疾病,医生如果肯冒点风险,病人就可以获救了,但出于自保,很多医生都放弃了去冒险,因为冒险失败了,带来的是灾难性损害。如此恶性循环,怎么可能改善?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3

主题

41

帖子

1206

积分

K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0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医患关系再也“伤不起”
请将手术刀对准制度之弊,请像提升教育投入一样,为提升医疗投入而呼吁努力
  一起恶性的医患冲突事件,让许多人无法享受周末的轻松。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持刀行凶,致一死三伤。遇害的实习医生刚刚接到香港一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
  舆论一片唏嘘。骂行凶者丧心病狂者有之,叹医生没有沟通技巧、不谙患者心理者有之,怨医生已成低收入高风险职业者有之,盼医生有尊严地活着者有之,忧未来病无所医者亦有之……甚至竟有零星的叫好声,让行医者更添痛楚,身心受伤。
  尽管我们大力提倡医患和谐,但医患冲突在近年来依然时有所闻,医患关系紧张的忧虑依然挥之难去。“医者父母心”,中国传统曾最受人尊敬、并与人伦至尊父母相提并论的职业,屡屡因冲突事件受伤,令人深思。
其实,不管在哪个国家,总有病重不治者、铤而走险者,也总有缺乏沟通技巧的医者,医患冲突何以在今天令人震惊?这次哈尔滨被杀的医生,和凶手并无直接接触,受伤的医生在替谁挨刀?
  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积累了不少欠账,而“教育”和“医疗”就是被拖累的两个大户。今年,我们终于有望实现一个承诺近20年的目标——教育投入占GDP的4%。然而,政府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也是一个长期低迷、至今仍未引起重视的指标。2011年,我国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仅占GDP的1.35%,低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而发达国家的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例一般为6%—8%,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2%—6%。
  投入偏低,造成医疗保障水平偏低,城乡与东西部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医药不分家带来的“以药养医”、大处方等乱象,医药市场监管不力带来的医托作祟、假药横行……这一切恰与国民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裕形成反差。百姓在温饱之后,健康长寿的欲望激增,求医问药时却殚精竭虑。人命关天,一些非理性患者便将怨气宣泄到了一线临床医生头上。
  医务工作者的道德水准绝不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相反大多数都是医者仁心。对13亿人而言,这是接触最多、依赖最深、受益最大的职业之一。绝大多数医生护士,都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支撑着13亿人的健康大业,为了治病救人,他们拿着低工资,“白加黑”地工作,承受着超乎常人想象的心理压力,以及被一些无良同行倒出的、泼向这个职业的污泥浊水,甚至还得挨上虽然个别、却令人痛心的无妄之刀,承受直接伤害。
  医生和患者,本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携手迎击共同的敌人——疾病。处于对立的两极,只会两败俱伤。因此,请将手术刀对准制度之弊,请像提升教育投入一样,为提升医疗投入而呼吁努力。
  这,才是让医生再不挨刀的治本之策。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3

主题

41

帖子

1206

积分

K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0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谈医患关系: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2013年05月20日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在我国,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近日,一位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河北省馆陶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去世。患儿家属纠集多人在医院滋事,女医生王萍遭患者家属围攻,在逃生时不幸坠楼身亡。此事在医务界引起强烈震动。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化。很多人整日提心吊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一位又一位的医生相继被害,所有医务人员的心都在流血。

在英国牛津的一所医院里,笔者看到过一张标题为“零容忍”的告示:“我们希望员工感到价值和尊严。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仍会为你尽最大努力。所以,请用体面和尊重的方式对待他们。对员工使用暴力是不被容忍的。我们不希望员工遭受任何形式的语言侮辱、威胁和袭击。”这种对暴力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反映了英国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和爱护。

其实,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要看两点:第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妇女和儿童,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教师和医生。教师和医生都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医生是生命的保护神。如果教师和医生都没有尊严,这个国家就算不上一个文明国家。事实上,无论在任何国家,医生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人们之所以尊重医生,是因为生命至高无上。没有医生,就没有生命的延续;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

眼下,我国医患暴力冲突频发,很大程度上源于医患关系的异化。在医院里,常常听到患者这样对医生说:“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把病治好了”、“我们可是花了钱的,如果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很多患者认为,到医院花钱看病,属于消费行为。患者就是消费者,医生治不好病,必须赔钱偿命。这样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很荒唐。因为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花钱可以买来任何商品,但买不来生命和健康。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医患暴力冲突事件增加,还与人们对医学的误读有关。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于是,很多人对医学产生了一种幻觉,认为医学无所不能,人类已经具备了跟自然规律抗争的能力。只要拥有了最先进的技术,就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于是,科学技术被推上了神坛,医学朝着错误的方向高歌猛进。一方面,医生陷入了技术崇拜,盲目追求高端医疗,导致医疗费用不断飙升;另一方面,患者过度相信医学神话,不惜代价地寻找新特贵药,误以为只要肯花钱就能治好病。结果,很多人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忘记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医患之间立刻就会由“同路人”变成“陌路人”。病治好了,医生就是天使;病治不好,医生就是魔鬼。可见,基于技术崇拜的医患关系,是脆弱不堪的。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说明,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因此,只有让医学走出商业交易和技术崇拜的误区,医患关系才能回归本位。

医生被称为“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一个不懂得尊重并感恩医生劳动的患者,是不会懂得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医患之间,彼此尊重,才能共赢。

点评

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要看两点:第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妇女和儿童,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教师和医生 剖析的非常到位!!! 造成今天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的其中之一,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26 09:26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3

主题

41

帖子

1206

积分

K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0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刊文:医患关系陷“囚徒困境” 双方选择背叛
●医学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如果缺乏人文精神的烛照,只能沿着技术崇拜的路径前行

不久前,一名车祸重伤男婴在江苏省射阳人民医院不治身亡。患方称,医生让患者先挂号后抢救,CT室的门敲了十几分钟才打开,延误了治疗。而调查显示,患者是先做检查后挂号,并未延误治疗。医院录像也证明,CT室的门仅十几秒就打开了。

此事不禁令人想起“八毛门”、“缝肛门”等事件。其共同特点是,患方对医方产生“习惯性质疑”,主观臆断医生见利忘义、见死不救,从而将医生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从理论上说,双方互相保持忠诚是整体最优的结局。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双方都选择了背叛对方。眼下,我国的医患关系也陷入“囚徒困境”。过去,患者对医生是深信不疑,如今却是半信半疑。过去,病人只要有1%的希望,医生就会尽100%的努力。如今,即便有99%的希望,医生也会小心翼翼,生怕出现1%的失败率。在这样的防范心理下,医患双方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最近,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度下降,只有二到三成人信任陌生人。社会不信任导致社会冲突增加,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的不信任,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中。在我国,医患之间鲜有“道德信任”,只有“技术信任”。而失去了“道德信任”的基础,“技术信任”往往脆弱不堪。一旦发生不良医疗后果,这种“信任”就会立即出现戏剧性转折,而且变成彻底的不信任。治好了,医生就是天使;治不好,医生就是魔鬼。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信任,成为医患关系的一大特点。

为什么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医患之间的冲突却越来越频繁?医生得到的评价却越来越差?这是需要深刻反思的。在经济社会剧烈变革的今天,医患信任危机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社会环境因素,也有医疗体制因素。然而,仅就医患关系而言,医生是主导因素。因此,改善医患关系,需要医方先行。

医学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如果缺乏人文精神的烛照,只能沿着技术崇拜的路径前行,这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诱因。很多医生把病人仅仅当成病例,而非病人;把医学仅仅当成放几个支架、切几个肿瘤、用几种新药,而非情感的交流。患者只能看到冰冷的设备,却感受不到医学的温暖。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医学承载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神圣使命,本应是爱的表达。医学要前行,不能单纯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需要有人文精神的滋养。患者是在病床上体验疾病,医生则是在病床边观察疾病,而“躺在床上”和“站在床旁”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医生的眼里,不能只见疾病,不见痛苦;不能只有技术救助,没有心灵抚慰。医生在病人身上,不仅要投入时间和技能,更要投入情感。如果医生的心中没有同情、怜悯和关爱,再先进的技术也会贬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信任缺失的环境下,医患双方都是受害者。而要破解医患信任危机,必须高扬医学人文精神,重建医疗行业的公信力。只有医学变得越来越温暖,医患关系的坚冰才会日渐消融。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754

主题

5546

帖子

2万

积分

钻石元老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25639

优秀斑竹勋章

发表于 2013-5-26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很到位,赞一个!{:soso_e179:}

点评

谢谢斑竹的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26 00:37

3

主题

41

帖子

1206

积分

K金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0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zxjh2090 发表于 2013-5-26 00:20
分析得很到位,赞一个!

谢谢斑竹的支持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发表于 2013-5-26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爱上大茂名,喜当大猫友,吃喝玩乐事,天天乐开怀!

150

主题

2584

帖子

1万

积分

铜牌元老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13911

终身成就勋章特殊贡献勋章原创先锋勋章

发表于 2013-5-2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冷眼观人生 发表于 2013-5-25 23:57
人民日报谈医患关系: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2013年05月20日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在 ...

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要看两点:第一看他们如何对待妇女和儿童,第二看他们如何对待教师和医生
剖析的非常到位!!!{: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造成今天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的其中之一,媒体的不经考证的跟风报道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因为媒体报道出来后,很多不明事实真相的人,以为媒体说的就是真相了,结果导致了更多对社会不良影响事情的发生。
楼主的这篇文章,能在求证的情况下来就事论事,真的非常好,分析的非常好!也及时把茂名这股由于媒体的不问真相就争相报道的误导之风来了个大大的讽刺的作用,平息了不明真相的人的被挑起的愤怒偏激的情绪。好文!及时雨!好文!好文!

点评

非常感谢您的认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27 11:54
默默耕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10 07:37 , Processed in 0.289068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