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求知 于 2011-4-20 19:30 编辑
开往瀛洲墩的拉索竹排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如果我说,唐代诗人韦应物描述的景象,在我们身边的现代闹市中也能看到,你会不会感到新奇和心动? 如果应节,在高州城南西岸,著名的宝光塔下,古老而美丽的鉴江河畔,你能看到这样的景观。
这里有一条特别的“渡舟”,多数时候,它是闲着“舟自横”。而眼下正值龙眼收获季节,这条开往瀛洲墩的“自助竹排”显得十分繁忙。
对面就是高州市有名的“瀛洲墩”,又称小瀛洲。瀛洲墩其实是一个沙洲岛。由于上游建成高州水库,水深锐减、水流变缓,原先只有亩余地的瀛洲墩逐渐坐大,由“渚”扩展为近百亩的“洲”。“洲”之中,有西岸宝光塔下的一个李姓城中村--李屋村的数百株龙眼树。
为了过江种植、管理、收获龙眼和其他农作物,李屋村民过去靠撑竹排过江。几年前,他们“发明”了一种相对安全、省力、定点的办法,令竹排去掉了撑杆。
开往瀛洲墩的“自助竹排”,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并存,置身于古老而美丽的鉴江之中,与高州城著名的宝光塔为友陪,动静如画;与大桥的车水马龙、两岸的高楼大厦相映衬,野趣盎然,构成了高州城的一道奇特的风景。
“自助竹排”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目前尚没有定论,而高州市开发商业性瀛洲墩的步伐正在加快。也许来日,这样的野趣美景再也难寻,各位何不呼朋唤友,到此一游?
摄像、撰稿:杨永新
采访、播音:郑坤慧
摄影:周翔
2008.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