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名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1|回复: 2

机遇!茂名能否把握住?!---广东将安排6720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4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陆,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用户注册

x
zl_49.jpg


zl_50.jpg
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互动发展由来已久,图为专场招聘会。鲁力摄

     “粤东西北发展起来了,广东的经济就有了两个‘发动机’。”在昨日召开的全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以此形象比喻振兴粤东西北的战略意义,“广东要实现更大的发展,不仅需要把珠三角这个增长极继续做优做强,还需要把粤东西北培育成新的增长极,共同支撑广东经济长远发展。”

      当前,粤东西北地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专家指出,粤东西北12市的加快发展,不仅有利于广东顺利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还为珠三角的优化发展带来机会,将推动广东形成改革开放新格局。

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密集召开全省重要会议
      承前启后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突破。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解决全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并出台了若干举措。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就加快山区发展、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出台专项规划和指导意见,推动形成粤东西北提速发展的好势头,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打下基础。

      今年4月,全省召开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核心便是部署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工作。3个多月之后,全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于昨日开幕,会议主题就是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

      有政经观察人士认为,广东在如此短时间内,围绕同一主题,密集召开两次全省重要会议,并不多见。这足以体现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粤东西北也到了可以加快发展的时候。区域经济专家表示,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给粤东西北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新机遇;海西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湘赣等周边省区加速崛起,为粤东西北提供了合作发展的机会。

给粤东西北立“军令状”

各市人均GDP限期达全国平均
      “现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广东要实现更大的发展,不仅需要把珠三角这一个增长极继续做优做强,还需要把粤东西北培育成新的增长极,共同支撑我省经济长远发展。”胡春华指出。

      胡春华说,粤东西北发展起来了,广东的经济就有了两个“发动机”,才能全面增强全省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巩固华南地区区域经济中心地位。

      为此,省里给粤东西北12市立下了“军令状”:在2020年前,各市人均生产总值都要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作《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起草说明。

      据透露,《决定》将有若干举措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省财政将拿出真金白银,加大支持力度。按照安排:2013-2017年省财政将通过整合资金存量、新增财政预算、增加融资渠道等手段,5年统筹安排资金6720亿元,大力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
今天心情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粤东西北发展关乎全局
珠三角实行新一轮结对帮扶
      “加快粤东西北发展,是关系广东发展全局的战略。”胡春华指出。

      长期以来,我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一直是珠三角,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更多是从扶贫的角度去推动。如今,加快粤东西北发展已经越来越关乎广东科学发展全局。

      省委、省政府决策者认识到,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也是促进珠三角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的需要。珠三角除了肇庆市,各市开发强度已接近极限,迫切需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而粤东西北可以为珠三角提供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粤东西北还是珠三角通往内地的重要通道,只有把粤东西北发展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珠三角对周边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

      因此,省里明确要求珠三角要变“被动帮扶”为“主动拓展发展空间”,同时实行珠三角地区6市与粤东西北地区12市新一轮结对帮扶。

后发赶超不走老路

粤东西北跨越发展绿色发展
      粤东西北加快发展,关键还是靠自己。正如省长朱小丹在会上所言,要强化粤东西北地区主体责任,有效激发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据透露,即将出台的《决定》对各市主体责任和发展定位均有明文规定,对其发展任务和目标也都有明确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粤东西北的后发赶超并不是沿着珠三角的老路,省里明确要求粤东西北地区实现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色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当地振兴发展。
“加快粤东西北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坚决守住这两条底线。”胡春华强调。

      会议提出,从粤东西北当前实际出发,加快发展要靠“三个抓手”。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交通运输体系,显著改善粤东西北发展的区位条件。二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节约集约发展,以园区为载体加快粤东西北工业化进程。三是做大做强地级市中心城区,加快城镇化进程,打造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链接

粤东西北GDP增速两年来高于珠三角
      据新华社电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广东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也是广东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

      “过去两年中,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均高于珠三角地区增长水平。”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徐印州说。

      眼下,粤东、粤西、粤北围绕钢铁、石化、交通基础设施等大项目的投资建设,推动经济加快发展。今年上半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全省高7.7个、6个和1.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比全省高6个、25.1个和4.6个百分点,均呈现积极增长势头。

■专家点评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
粤东西北是实现
“两个率先”关键
      “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不只是粤东西北自己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广东能否顺利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和难点,所以这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会后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汪一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是广东未来发展总目标,“两个率先”指的是全省层面的,而不仅仅是珠三角,所以关键和难点均在粤东西北。“全省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全省平均实现小康,而是各个市,特别是粤东西北各个市也要达到小康水平。”

      “从我省现实的情况来看,2012年粤东西北12个市人均GDP都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跟我们广东GDP第一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同时也说明了,我们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差距比较大。”汪一洋说。

      他介绍,去年全省人均GDP水平是全国的1.4倍,而粤东西北除了12市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还有梅州、河源、汕尾、云浮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说明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的任务主要看粤东西北,难也难在粤东西北”。

      “实现粤东西北加快发展是中央对广东的要求,也是我们广东发展的自身短板所在,同时也是我们珠三角转型升级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未来所在。”汪一洋对加快粤东西北发展的意义给予高度认可。

      汪一洋表示,珠三角要继续发展已经很少有地可开发,肯定要倚重粤东西北,再从粤东西北向“泛珠”发展,所以加快粤东西北发展的战略,并不只涉及到粤东西北,也涉及到珠三角的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珠三角转型升级也要往粤东西北转,只有加快转移、加快转型,珠三角才有竞争力。

      “加快粤东西北发展不单是珠三角帮粤东西北的问题,也是珠三角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这个战略不仅是发展粤东西北的战略,更是全省性的大战略。”汪一洋指出。


今天心情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抓手”撬动
粤东西北加快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建全省高铁“两小时生活圈”
      长期以来,粤东西北地区由于交通落后,与珠三角和周边省区的经济联系不够便利和紧密,发展的区位优势并没有形成,这是粤东西北发展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从会上获悉,为加快粤东西北发展,广东将下决心突破交通落后的这个最大的硬制约,以粤东西北地区为重点,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的快速交通运输体系,使粤东西北成为紧密连接珠三角和周边省区的重要纽带,形成发展的区位优势。

      高铁网络粤东西北除河源全部开通

      铁路是我省交通发展的一块短板,全省铁路密度还比不上中西部的一些省份,粤东西北铁路发展就更加滞后。

      会议透露,当前,我省高铁建设面临大发展的机遇。京广高铁开通后,我省的南北快速通道已经打开。未来几年,我省将建设厦深、南广、贵广、深茂、韶赣、梅汕等多条高快速铁路,搭建起全省高铁的“骨架”,并与珠三角城轨体系连接,形成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全省两小时工作生活圈。

      其中,厦深高铁有望今年底建成通车,这将打通粤东接通珠三角与海西经济区的通道;2014年要确保南广、争取贵广高铁建成通车;同时,加快深茂高铁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这些铁路建成后,粤东西北除河源市外都通高铁,区位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高速公路出省通道从9条增至20条

      高速公路方面,目前我省拥有高速公路5500多公里,“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建2300多公里,到2017年,我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80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将达到4.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前列。

      据悉,新建高速公路大多布局在粤东西北地区,这一地区地理条件复杂,建设施工难度比较大,投入也会比较大。我省将重点推动粤东西北与珠三角之间、粤东西北各地市之间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形成全省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同时,加快出省通道建设,使之由目前的9条增加至20条。

内河航运构筑通江达海水陆衔接网络

      粤东西北地区内河航运资源丰富,这是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经济联系的天然纽带,历史上对广东经济产生过重大影响。

      会议透露,要加快推进西江、东江、北江、韩江航道建设,着力提升等级,改善通航条件,发展流域经济,形成以沿海大港口为龙头,以内河港口为节点,通江达海、水陆衔接的航运网络。

产业园区建设

支持各地集中建一批工业园区
      加快工业化进程是粤东西北发展的必由之路。

      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将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制订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的实施方案,积极承接引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国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和当地特色资源项目,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开发、环保设施先行和污染集中治理。重点建设省级产业园区,支持各地以县城为依托集中建设一批工业园区。

新型工业化通过园区集聚发展产业集群

      有专家分析指出,粤东西北发展,差距、潜力、出路都在工业。当前,粤东西北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30.9%,工业结构以资源采掘和产品粗加工为主,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在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高达45.9%,大大高于全国34.8%的平均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做大工业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粤东西北的落后面貌。

      然而,粤东西北地区推进工业化,不能简单复制珠三角分散发展的模式,要走园区集聚发展的路子。推动工业进园,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发展效益;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工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有利于企业之间相互配套,发展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

重点园区3至5年工业增加值翻倍

      会议指出,抓产业园区建设,是后发地区加快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粤东西北各市推进“双转移”,建设产业园区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要继续加大力度做大做强产业园区,推动工业化快速发展。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将坚持园区开发建设与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衔接,将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纳入各地城市规划,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市集中,实现产城融合。

      有关人士透露,下一步,在继续搞好36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建设的同时,每个县也要规划建设一个重点产业园区,力争3—5年内重点园区工业增加值占本地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通过建设产业园区,促进工业集聚发展,力争3—5年实现工业产值倍增。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建设若干人口超百万大城市
      城镇化滞后,城市经济不发达,尤其是地级市中心城区不大不强,难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制约粤东西北加快发展的重要障碍。

      对此,会议提出,要做大做强粤东西北的地级市中心城区,将中心城区打造成有效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扩容提质支持各地市规划建新区

      据了解,目前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最低的不到10%,最高的才25%,建成区面积和经济总量在全市的占比也不高。

      专家指出,做大做强地级市中心城区,主要措施是扩容提质,提高地级市建成区的集中度和首位度,增强辐射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方面,要拉大城市框架。粤东西北地级市建成区面积普遍较小,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要坚持“一市一策”,结合实际推进县改区和新区的建设,扩大城区面积,拉开城市发展框架。

      另一方面,要推动产城融合。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中心城区集中,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城市经济,做大中心城区经济总量。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我省正在制定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实施方案,支持只有1个市辖区的地级市选择1个县改设区,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已饱和的地级市可将周边部分乡镇整合并入城区,支持各地级市规划建设1个新区。

促人口集聚依托县城建一批中小城市

      会议还透露,为提高人口集聚度,我省将在粤东西北打造若干个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具体计划是,依托地级市中心城区建设若干人口规模100万、200万以上的大城市,依托县(市)城区建设一批人口规模20、30、50万以上的中小城市,建设一批与中心城区配套服务、特色鲜明的中心镇,推动本地人口就地城镇化。

      专家指出,在提高人口集聚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完善城市医疗、教育、金融服务等功能,规划建设一批精品工程,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今天心情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0668-2886677QQ:75281068|大茂微博|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茂名网 ( 粤ICP备18149867号 )茂名市大茂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5-7-5 18:41 , Processed in 0.573462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